高公設淪票房毒藥漸遭淘汰 台北新建案公設比不升了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9月30日止,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統計華廈、大樓建築,不含5層樓以下公寓、透天)平均公設比35.5%,較去年下滑0.1個百分點,未再創高,且北市公設比超過40%的建案占比下降,去年全年約6.6%,今年前9個月為3.3%。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由於當前市場以低總價產品銷況相對穩定,小坪數產品供給不少,為做出產品區隔、特色,有業者從公設比下手,推出公設比僅31%的小宅建案,銷況優於區域平均,顯示新建案市場不如以往熱絡,市場機制已開始淘汰高公設比建案。
成采錡表示,經觀察建案公設比及銷售率,雙北建案公設比35%以下,多數消費者可接受,至於公設比40%以上建案,因基地面積小,戶數不多且車位空間不足,產品存在室內實際使用空間小、只有機械車位、每戶管理費較高等抗性,銷售表現普遍不佳,可說小基地高公設比建案,已淪為票房毒藥。
例如,信義區危老案因基地面積僅45.67坪,公設比達47.8%為今年北市最高,公設比數值甚至大於基地坪數。
成采錡表示,北市高公設比建案數量減少,與市場買氣趨緩、房價及營建成本處於近年高檔有關,北市新建案總價門檻高,一般自住、換屋族可負擔的產品坪數已經不大,再看到高公設比壓縮室內實際使用空間,會考慮轉往房價較親民區段,如新北、桃園各重劃區找房。當北市高公設比建案去化不易,及營建成本因缺工問題攀升,業者開發小基地建案的意願也受影響。
今年前9個月,新北市建案的平均公設比為34.1%,較去年微升0.2個百分點,原因之一為市區小規模建案相繼進場。但進一步觀察新北主流建案公設比分布情形,依舊位在30%至34.99%之間,七成五以上建案的公設比低於35%。
▪ 陶朱隱園「豪宅界中的超豪宅」一坪賣300萬!張旭嵐:開價終於有點接地氣
▪ 妻過世夫繼承房產 做錯一事房地合一稅慘增2.6倍
▪ 網瘋傳2032世界末日!包租公嚇壞急脫手房產:你還買房嗎?
▪ 婚前各自有房注意!這招幫你兩間房都保留「自用優稅」
▪ 房貸要選30還是40年期?安娜:最終房貸會由下一個買你房子的人繼續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