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不動產交易量緩降 難撼動房價
今年北台灣新屋推案量恐跌破兆元,而今年全台前八月買賣移轉棟數19.11萬棟、年減13.2%,房產專家分析,與上一波不動產市場由多轉空相比,兩次市場同樣是量縮格局,不過因結構已不一樣,量縮意義也不同。上次是斷崖式急縮量形成價跌,這次量是緩步下降,對房價撼動不大。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分析,上一波2009年金融海嘯與這一波新冠疫情,全球都歷經量化寬鬆(QE),而這一次熱錢是上一波的三倍。雖然都是實行QE,且同樣房地產都是量縮格局,不過兩次的結構不同、量縮的意義也不一樣。
葉凌琪指出,第一個差異,是上一波實行QE時,當時全球經濟並無通膨,這次則有通貨膨漲,反映在股市,上回美國道瓊指數來到1萬多點,這次是3萬多點,而台股這波也曾衝上18,000點。
第二是,上一波房市量縮是斷崖式急縮量,2013年高點37.18萬棟,2014年還有32.05萬棟,2015年量縮至29.25萬棟,2016年就只有24.53萬棟,短短幾年從高點至低谷量縮達34%。而這次2021年高點有34.81萬棟,2022年31.81萬棟,今年估達28.3萬至29.3萬棟,高低點量縮在16%至19%,交易量呈現緩步下跌。
葉凌琪表示,綜合兩次結構差異性,以及現在還是相對高通膨情況,且房貸利率仍是2.1%相對低水位;雖然建商推案量萎縮,但高通膨、低利率、房市交易量緩步下滑,讓目前房價很難下跌,價格難以撼動。
▪降到比實價登錄低還是沒人買!房仲無奈:價格沒問題、是信心有問題
▪蛋白區都比蛋黃區不吃香?專家解析差異:「1情況下」爆發力更強
▪少子化警報…5月新生兒跌破9000人!網友驚呼:房市真的會出事?
▪買氣降溫但房貸塞爆!內行曝實況:申貸需「買壽險」、開辦費也漲
▪南機場震出「裂縫」 里長嘆:大都更就要大魄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