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辦交易冷 本季大減45%
![商用不動產交易冷,第3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量僅158億元,年減45.5%,是近14季新低。(本報系資料庫)](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9/27/realtime/25577535.jpg&x=0&y=0&sw=0&sh=0&exp=3600&w=948)
商用不動產交易冷。高力國際昨(27)日發布第3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調查,商用不動產交易量僅158億元,年減45.5%,不僅為今年交易最淡的一季,也是近14季新低、近五年同期低點;土地市場交易量392億元,年減35.8%,探近八年同期新低。
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指出,第3季成交動能主要來自於以整併營業單位或儲備擴張的自用型買方為主,反觀以往大宗商用不動產交易常客的壽險業,自2022年台灣升息循環以來,受限於2.845%的報酬率要求,即使壽險資金動能仍在,但要尋覓適合報酬率之標的卻相當難。
高力國際統計,累計今年前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量為879億元,年減13.9%;觀察壽險業交易額,前三季11億元,僅占整體總額的1%,對比去年前三季的389億元且有大宗整棟交易案例,今年壽險業明顯退場。
雖然市場少了壽險業參與,但對自用型買方來說反而是進場好時機。買家類型組合也反映在第3季前十大指標交易上,承購標的皆為商辦、廠辦或廠房,如三重國揚數位大樓、新莊華固國家置地、竹北台元科技園區10期、中和遠雄擎光等,在台北市中心全新大面積物件難尋下,外圍地區全新釋出的物件也受自用企業青睞。
高力國際表示,土地市場交易方面,今年前三季交易量共810億元,年減45.9%,主要是今年不動產相關政策除央行利息與第2季的加碼信用管制外,平均地權條例也於7月正式上路,囤房稅2.0也在積極溝通討論中,持續影響住宅買氣,讓建商在購地與資金配置的決策上更謹慎。
第3季較大宗的土地交易,主要是國產署、桃園市政府與高雄市政府,分別有地上權標售及土地標售釋出,7月國產署地上權標售約7.2億元、桃園市政府土地標售總金額達127億元,9月高雄市政府土地標售約21億元。
若以成交區域來看,桃園市第3季土地交易總成交額203億元最高,除有土地標售案挹注外,製造業類的自用型買家也積極進場儲備工業地做為擴廠準備。
▪ 中央公園房市熱度飆升!2024年五大高價社區排行榜公開
▪ 針對114年2月13日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11至12樓氣爆事件
▪ 取經地方創生經驗 富宇慈善基金會2025募計畫啟動
▪ 帶裝潢的房子能買?安娜:新成屋的話不建議除非「這情況」
▪ 「地面師」就是土地詐騙師…扮地主假證件騙走建商百億!安娜:買房一定要用履保帳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