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老家是不是違建? 專家揭一般人三個錯誤認知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萬里老家是不是違建,引發藍綠論戰,雙方各執一詞。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違建其實很容易判別,但因政府長期便宜行事,默認存在,結果讓民眾出現認知上的錯誤。
她表示,最常出現的認知錯誤有三:第一是認為民國83年之前的違建都合法。
事實上那是因時任台北市長的前總統陳水扁發現違建數量多到無法管理,且舊的還沒拆,新的又出來,索性畫出民國83年這條線,在那之前緩拆,在那之後即報即拆,許多縣市看了覺得這方法不錯,也就照著使用,讓許多人以為老違建不拆,其實沒有這回事,以台北市來說,只要造成公安與消防問題,老違建也是可以報拆的。
第二,以為有門牌、房屋稅單就不是違建。事實上,違建也有門牌和房屋稅單。主要是地方稅務機關認為違建也可增加建物使用價值,因此會核發稅單,另外有些也會有門牌,但本質上依舊是違建。
第三,違建不可以交易。事實上違建也可以買賣的,甚至法院還會公告法拍。在民事契約上只要不違反公序良俗,且雙方合意,本就可以交易,只是違建有可能因為被拆除無法交付,那就變成賣方無法履行契約,買方可以要求相關的損害賠償。
徐佳馨表示,違建是早期台灣民眾竭盡所使用空間的具體表現,是時代下的產物,在數量太多且政府拆除人力有限的現況下,想要解決,非常困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有房vs.沒房10年後差在哪?房仲三點:穩贏通膨跟兩手空空
▪股票殺、房子拋…便宜終於來了!安娜:但你真的有勇氣危機入市嗎?
▪嚴查329熱銷檔期!北市9建案稽查、其中2案爆違規
▪房市冷清 新建案人氣熄火…推案數、新增戶數、周來人數齊跌
▪房價貴爆、天龍國一半人買老屋 看10年前數據嘆息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