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囤房大戶 呈下降趨勢
法人「囤房」情形首度曝光,財政部根據房屋稅籍資料,統計2021年底共約3.1萬家法人持有非自住住宅,較2020年底增加784家;若觀察囤房十戶以上的法人家數,2021年底共3,054家,占比近一成,囤房情形較自然人嚴重,不過近兩年已略呈下降趨勢。
觀察整體趨勢,法人與自然人大致呈現囤房多戶者減少、囤房一至二戶者增加。財政部官員表示,去年接連祭出房地合一2.0修法,以及督促地方政府落實囤房稅,後續效果須持續觀察。
財政部這份統計是排除地下室、共有、營業、部分自住非自住混用等情形,而得到「最接近」實際囤房情況的「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資料,過去財政部僅公布自然人持有情形,如今法人囤房統計首度在立法院預算報告中曝光。
根據統計,2021年底,共31,125家法人持有非自住住家,其中以囤房一戶、二戶者最多,占比分別為五成五、一成五,家數也都較前一年成長;囤房三戶以上的法人共9,144家,比前一年的9,372家略減。
進一步觀察囤房十戶以上者,則有多達3,054家法人,已較前一年的3,211家減少,但占比仍達9.8%,相當於每十家持有非自住住家的法人中,就有一家為持有十戶以上。相較於自然人,囤房十戶以上者同年占比僅0.34%,法人囤房問題相對嚴重。
由於法人資金充裕,加上過去法人交易房地合一新制案件為單一稅率,有部分自然人以公司形式持有不動產,甚或透過特定股權交易移轉房地,導致法人囤房問題較為嚴重,財政部修法打炒房,推出房地合一2.0、修正《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圍堵租稅漏洞,並加強查核。
立法院預算中心表示,截至今年第2季,房地合一2.0上路已一周年,房市雖量縮,但價格仍位居高檔,相關部會應加強檢討稅制、健全房地產市場,以實現居住正義。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