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縮空間打造親近自然的接待中心

【文.室內雜誌編輯部】
《安家藏玉》位於市中心的巷弄中,三面皆是密集的老舊建築,唯有一側是公園綠地,因此設計師利用原有條件,將靠近公園的面向,朝後退縮出大塊空地,讓開放式空間更加貼近大自然,不僅滿足作為景觀、步道與停車等機能,更是將基地與綠地環境作連貫,延伸外部自然場景,而視線的穿透亦擴展了視野;面向街道側則設置厚重磚牆,塑造場域的隱蔽感。
除了一面的綠地環境,為改善周遭舊屋的凌亂視野和壓迫感,特別以「漂浮屋頂」概念,規劃與建築隔開、以柱體撐起的大屋頂,不僅遮擋了雜亂的街景,更延伸光影和空間,讓光線在空隙間自由穿梭,為場域提供良好採光。
虛實層疊
設計團隊以「都會行館」為發想,期望塑造不封閉,也帶點神祕感的空間。除了設置漂浮屋頂,在綠化空地亦種植落羽松,透過植栽間的虛影,細微遮蔽建築,既隱密卻又能依稀感受室內氛圍,吸引人們駐足關注,並以實體磚牆和木格柵參差圍塑,平衡量體的輕重感,形塑勻稱視感。
設計師表示,期望透過虛實間的堆疊,一層一層的揭開空間場景,每前進一步都是另一種感受,展現豐富的層次感,為場域增添趣味性。穿過隔牆進入過渡區,映入眼簾的是層層水景,以及浮於之上的石踏階,形成虛實交互的緩衝空間,和諧連結內外場域。
室內以白與木色調妝點,溫潤的色彩與室外和諧融合,柔化了石材、鋁板帶來的冷冽氣息,營造安穩氛圍;整體以大片玻璃、鋁材天花及磚牆形塑空間,並搭配木皮、石子鋪面、水池等語彙作點綴,感受在現代感中,細致添加的典雅韻味,以及視線在場域間的穿透力和多變光感。
相映成趣
屋頂亦是本作一大亮點。步上石踏階,往上看可依稀看到從鋁板映出的模糊虛影,以及水池所倒映的光影,當徐徐微風吹動水面波紋,屋頂與水池的相互呼應,勾勒出豐富的柔和光景;特別的是,透過屋頂與建築間的空隙,以及多個天窗設置,讓每個場域皆能引入光線,卻又不至於太過刺眼,擁有極佳的舒適採光。
圖片提供」中怡設計
閱讀全⽂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室內interior
《室內interior》是一本綜觀設計、人文、美學的雜誌,1989年創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觀瞻的視野,透析了空間與設計的定位,拉近台灣與世界的空間座標。雜誌內容選輯建築與空間作品的精彩實例。當期焦點主題採用中英雙語呈現,詳述設計概念、佈局規劃、美學精神,無論本土意識、國際觀、小眾口味,實驗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競技。 《室內interior》除了精選原創設計作品,亦關懷文化與教育,雜誌收錄內容觸及生活美學、時尚、藝術、人文、設計、觀點等議題,同時擁有歐洲、美洲、亞洲等地的特約撰述和攝影專家,提供當地之設計、建築、藝術、文化、工藝與科技等深度報導,為讀者帶來多元視角,以及更豐富的閱讀思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