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退縮空間打造親近自然的接待中心

2023-03-03 12:03:00聯合新聞網 室內interior

過渡區將光源設於下方,當光線在鋁板跟水影間相互反射,展現柔和光暈。
過渡區將光源設於下方,當光線在鋁板跟水影間相互反射,展現柔和光暈。

【文.室內雜誌編輯部】

《安家藏玉》位於市中心的巷弄中,三面皆是密集的老舊建築,唯有一側是公園綠地,因此設計師利用原有條件,將靠近公園的面向,朝後退縮出大塊空地,讓開放式空間更加貼近大自然,不僅滿足作為景觀、步道與停車等機能,更是將基地與綠地環境作連貫,延伸外部自然場景,而視線的穿透亦擴展了視野;面向街道側則設置厚重磚牆,塑造場域的隱蔽感。

將建築往後退縮,規劃大片綠化空地,不僅連結公園綠地,更滿足停車、步道、美化景觀等...
將建築往後退縮,規劃大片綠化空地,不僅連結公園綠地,更滿足停車、步道、美化景觀等機能。

除了一面的綠地環境,為改善周遭舊屋的凌亂視野和壓迫感,特別以「漂浮屋頂」概念,規劃與建築隔開、以柱體撐起的大屋頂,不僅遮擋了雜亂的街景,更延伸光影和空間,讓光線在空隙間自由穿梭,為場域提供良好採光。

以「漂浮屋頂」的概念,遮擋三面視覺凌亂的老舊建築。
以「漂浮屋頂」的概念,遮擋三面視覺凌亂的老舊建築。

虛實層疊

設計團隊以「都會行館」為發想,期望塑造不封閉,也帶點神祕感的空間。除了設置漂浮屋頂,在綠化空地亦種植落羽松,透過植栽間的虛影,細微遮蔽建築,既隱密卻又能依稀感受室內氛圍,吸引人們駐足關注,並以實體磚牆和木格柵參差圍塑,平衡量體的輕重感,形塑勻稱視感。

在空地種植落羽松,除了綠化環境更能細微遮蔽建築,營造神祕感。
在空地種植落羽松,除了綠化環境更能細微遮蔽建築,營造神祕感。

設計師表示,期望透過虛實間的堆疊,一層一層的揭開空間場景,每前進一步都是另一種感受,展現豐富的層次感,為場域增添趣味性。穿過隔牆進入過渡區,映入眼簾的是層層水景,以及浮於之上的石踏階,形成虛實交互的緩衝空間,和諧連結內外場域。

透明玻璃與木色量體虛實交錯排列,提供空間勻稱視感。
透明玻璃與木色量體虛實交錯排列,提供空間勻稱視感。

室內以白與木色調妝點,溫潤的色彩與室外和諧融合,柔化了石材、鋁板帶來的冷冽氣息,營造安穩氛圍;整體以大片玻璃、鋁材天花及磚牆形塑空間,並搭配木皮、石子鋪面、水池等語彙作點綴,感受在現代感中,細致添加的典雅韻味,以及視線在場域間的穿透力和多變光感。

室內在玻璃立面間,規劃白磚牆與木皮裝飾,在虛實交錯的冷冽感中,為場域增添溫潤氣息...
室內在玻璃立面間,規劃白磚牆與木皮裝飾,在虛實交錯的冷冽感中,為場域增添溫潤氣息。

相映成趣

屋頂亦是本作一大亮點。步上石踏階,往上看可依稀看到從鋁板映出的模糊虛影,以及水池所倒映的光影,當徐徐微風吹動水面波紋,屋頂與水池的相互呼應,勾勒出豐富的柔和光景;特別的是,透過屋頂與建築間的空隙,以及多個天窗設置,讓每個場域皆能引入光線,卻又不至於太過刺眼,擁有極佳的舒適採光。

漂浮屋頂和天窗的設置,讓自然光能輕鬆在縫隙間穿梭,提供每個空間良好採光。
漂浮屋頂和天窗的設置,讓自然光能輕鬆在縫隙間穿梭,提供每個空間良好採光。

圖片提供」中怡設計

閱讀全⽂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老舊建築

延伸閱讀

三道石牆圍塑住宅空間

三道石牆圍塑住宅空間

遇見高第 寫一首追光而食的西班牙情詩

遇見高第 寫一首追光而食的西班牙情詩

2022北美PI設計大獎 李家齊天倫寓所一展不凡氣韻!

2022北美PI設計大獎 李家齊天倫寓所一展不凡氣韻!

異材堆疊的豐富住宅

異材堆疊的豐富住宅

室內interior

《室內interior》是一本綜觀設計、人文、美學的雜誌,1989年創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觀瞻的視野,透析了空間與設計的定位,拉近台灣與世界的空間座標。雜誌內容選輯建築與空間作品的精彩實例。當期焦點主題採用中英雙語呈現,詳述設計概念、佈局規劃、美學精神,無論本土意識、國際觀、小眾口味,實驗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競技。 《室內interior》除了精選原創設計作品,亦關懷文化與教育,雜誌收錄內容觸及生活美學、時尚、藝術、人文、設計、觀點等議題,同時擁有歐洲、美洲、亞洲等地的特約撰述和攝影專家,提供當地之設計、建築、藝術、文化、工藝與科技等深度報導,為讀者帶來多元視角,以及更豐富的閱讀思考。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衛浴空間不再是屋內配角 透過設計讓生活更舒適精緻

米蘭老屋翻新 創造日蝕展演效果的獨特滑門隔間設計

東方人文底蘊帶出別墅意境

律動的建築及浪型曲線,創造極具現代張力的建築美學——棋琴建設《棋琴26重奏》榮獲美國謬思設計大獎金獎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 洛馬斯之家 | Lomas House, Jalisco, México

背山面海 深藏在藍天綠意下的從容自在

PARIS Design Awards 2023 獲獎名單出爐! 台灣銀獎作品 特輯二

PARIS Design Awards 2023 獲獎名單出爐! 台灣銀獎作品 特輯一

台北筠宅 | 本晴設計

BERLIN Design Awards 2023 台灣金獎作品獲獎名單出爐!

圓滑曲面創造神似西班牙濱海餐館的二元性格空間

注入東方語彙的接待中心

Villa Guadalmina, Málaga, Spain | 西班牙馬拉加 瓜達爾米納別墅

與藝術交心 接著邂逅新舊交織的優雅風景

挑選高質感家具 營造生活中的美學

全球最暢銷的法國當代藝術雕塑品牌 Richard Orlinski 正式登陸台北展出

2023 OUTSTANDING PROPERTY Awards LONDON 獲獎報導!贏家特輯二

模仿山林形色的異材質玻璃屋

【專訪】理性洞察、感性共鳴 成就意象式設計美學

用設計,讓山野記憶入室

2023 主力新品傢飾專題 — 森 / CASA

凝聚簡約而就純粹居所──宇甄設計《純粹之居》扎根於庸碌生活的金獎靜謐之作

2023 OUTSTANDING PROPERTY Awards LONDON 獲獎報導!贏家特輯一

遠離都市塵囂 沉浸溫泉、密林與海灣的懷抱

2023 主力新品傢飾專題 — 方鉅國際

2022美國IDA國際設計大獲獎捷報!台灣榮譽獎作品|住宅特輯三

40年的思潮激盪 化身成一座向城市開放的博物館

同達大理石 薄板建材標竿品牌

循著空間舞曲為和樂鋪陳——里摩設計 謝雅蓉《圓.舞曲》譜出倫敦設計大獎銀獎殊榮的律動生活

化繁為簡的機能美學——塵外 李大修《塵外・淡墨》築於香港設計大獎的純粹雅致

古典浪漫與現代簡約的交會點——形拾室研 曹登勝《邂逅|協奏曲》勾勒幸福輪廓的NDA金獎之作

層次文藝堆疊樂活居所──宇甄設計《安居》以藝術風華締造金獎輪廓

2022美國IDA國際設計大獲獎捷報!台灣榮譽獎作品|住宅特輯二

窩在廚房也要完美儀式感:追求最具設計美感和永續概念

打造與毛孩生活的家|湜湜設計林佳蓓 、胡欣儒 《小酒窩》榮獲美國繆思設計獎白金獎

為質樸美學撰寫層次個性——元衡 朱妤榆《質樸之境》在璞真風華中孕育出的瑞士BLT榮譽之作

以天馬行空形塑自然——品悅設計《擁抱。自然》蘊含幸福哲理的新加坡I-DEA設計卓越大獎鉅作

塵外設計李大修——在建築裡看見幾何元素的動與靜《塵外・淡墨》斬獲KUKAN設計大獎榮譽

曲線與圓弧共築的層次時光——里摩設計 謝雅蓉《史丹佛》勾勒維度流線的ADA銀獎時尚

形塑如夢似幻的層次空間——形拾室研 曹登勝《築夢》甜而不膩的時尚勾勒紐約設計大獎銀獎讚揚

透天兩側「沒除毛」鋼筋整排外露 內行曝用途:台人厚道之處

以天馬行空形塑自然——品悅設計《擁抱。自然》蘊含幸福哲理的新加坡I-DEA設計卓越大獎鉅作

熱門文章

贊助廣告

留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