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造結構拱形木橋 古勞水鄉的建築亮點
【DECO雜誌】
撰文者-DECO雜誌
攝影者-Jin Weiqi and Xiao Shiming
資料暨圖片提供-LUO Studio
木造結構拱形木橋
Timber Bridge in Gulou Waterfront
位於中國廣東省江門的古勞水鄉,由於獨特的潮間帶地形,利用水道挖掘池塘捕魚及耕種是當地長久以來的傳統,也因為水道與魚塘佔地面積大,形成了碎片化的地貌,而這些被水道分割的區域就需要靠興建大量的橋樑連接起來。在農村振興開發的背景之下,古勞水鄉被規劃為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旨在將農村發展與當地村莊的文化背景相結合,並刻意保留了土墩和池塘等獨特的地形風貌,來自北京的LUO Studio便受邀為其中心地塊設計一座新型人行橋。
中國南部鄉村的傳統建築技術常選用當地豐富的木材,為了向當地傳統致敬,LUO Studio亦選用木材為主要材料。「橋需要兼顧橋上橋下的通行,要為橋下的船隻留出更大的通航空間,因此中國傳統的建橋技術採用了拱形結構,既方便了水上船隻的通行,也加強了橋的結構效能。」設計團隊說明道。雖然木橋是拱形結構,構成的建造元件卻少有彎曲的形狀。除了構成橋底的三根大拱梁以外,整座橋基本由體積小、長度規則的松木建成。設計團隊表示,「我們將小木材構件栓在一起固定在三根大拱樑上,作為上下結構的次梁。此外,這些次樑的兩端均咬接固定了向上收合的木料,構成了穩定的三角受力結構。」質框架中嵌入了多塊金屬板材,用作遮陽與雨水自然排放。最終成品便是一座擁有錯綜複雜結構的木橋,在作為水上人行道的同時,也為行人提供了遮風擋雨的空間。
木橋兩端的入口均設有寬敞的台階,入口中央有一排更小的階梯,拾階而上後便可到達木橋內部的觀景台。這是設計團隊從古代廊橋的建造方式借鏡的設計手法,廊橋走廊的設計既加固了整體結構穩定性,也能保證底下的拱形木質結構免受日曬雨淋,鋼構螺栓亦為木橋結構提供了額外加固。「過橋時,從兩端入口走到廊橋中心,便可全身心沉浸於從橋頂縫隙灑下的光影,帶來一種靜謐而闊朗的感受。」設計團隊如此說道。
DECO TV
《DECO TV室內設計-居家影音-裝潢設計平台》,是由發行至今已20年的居家生活類雜誌領導品牌《DECO居家雜誌》團隊傾全力打造,提供室內設計、居家精品、空間美學、國際潮流、全球重要展訊、親訪設計界大師…等多樣化的精選內容。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