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市場壓力緊繃 去年建照挑戰28年新高
《平均地權條例》初審通過,預售市場衝擊最大。根據官方資料,去年前11月核准住宅建照量已達16.6萬戶,推估全年將超過17萬戶,挑戰1995年以來的新高。專家指出,過去景氣暢旺時開發商積極買地,導致市場一手供給出大量,卻碰上對於預售制度最嚴格的政策,過去房價飆漲區、重劃區等供給大量區,將會感受到景氣下滑與新制帶來的壓力。
統計顯示,2022年預估全年住宅類預售量將超過17萬戶,挑戰28年以來新高,其中前11月供給量大的區域是台中市的3.1萬戶,其次是新北市的2.7萬戶,桃園市的2.4萬戶,台南市與高雄市各1.8萬戶,台北市最少也有1萬戶。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開發商在景氣暢旺時,買地狀況積極,等到準備好推案時,卻碰上景氣反轉,加上政策對於又禁止預售未來換約轉手,等於未來預售市場將轉型為自用型產品,銷售速度變慢銷售期拉長,一旦市場反轉,供給量大的區域價格壓力將更為明顯。
曾敬德表示,2021下半年房市熱銷時,一個月實價揭露可達1.2萬戶,以這樣的數據推估,房市景氣最暢旺時,一年最多可消化約14~15萬戶的預售案件,不過去年下半年一個月剩下約6000戶,等於一年只有7萬戶左右的自用需求,倘若未來預售不能換約,剩下自用需求,又碰上景氣轉差,過去一段時間一年17萬戶的未來潛在案量,即使沒有全數動工,也會對市場供給造成壓力,尤其過去兩年房價飆漲、新興重劃區等,可能壓力更為顯著。
▪ 陶朱隱園「豪宅界中的超豪宅」一坪賣300萬!張旭嵐:開價終於有點接地氣
▪ 妻過世夫繼承房產 做錯一事房地合一稅慘增2.6倍
▪ 網瘋傳2032世界末日!包租公嚇壞急脫手房產:你還買房嗎?
▪ 婚前各自有房注意!這招幫你兩間房都保留「自用優稅」
▪ 房貸要選30還是40年期?安娜:最終房貸會由下一個買你房子的人繼續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