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馬行空形塑自然——品悅設計《擁抱。自然》蘊含幸福哲理的新加坡I-DEA設計卓越大獎鉅作
本案為托育中心的規劃案,從綠意盎然中汲取靈感,營造一個能擁抱並呵護孩童的幸福空間。讓對空間的感受代替書本述說給孩子們無盡的自由幻想,這份天馬行空博得了新加坡I-DEA設計卓越大獎評審群讚揚與銅獎肯定。
不只居住空間講求貼近綠色元素,循著對大自然的摹擬,在稜角分明的城市中打造一處森林樂園,讓蘊含在大自然的生命哲理為學齡孩童們指引一啟蒙新天地。
從綠意盎然中汲取靈感,營造一個能擁抱並呵護孩童的幸福空間。品悅設計團隊以如此宗旨讓《擁抱。自然》不只是口號更成為本案的名稱,在空間中處處運用了柔和溫潤的色彩與木質肌理,輕鬆快活的氛圍便油然而生,讓對空間的感受代替書本述說給孩子們無盡的自由幻想。本案乘載孩子們對廣闊未來的無限想像,同時也以這份天馬行空博得了新加坡I-DEA設計卓越大獎評審群讚揚與銅獎肯定。
卓越設計獎是亞太地區領先的獎勵計劃,旨在慶祝室內設計的卓越。它是由新加坡室內設計聯合會(IDCS)組織的,IDCS是一個代表新加坡室內設計師的專業機構。評判過程基於匿名、透明和保密的項目評分。評審員是由IDCS任命的傑出、屢獲殊榮和業界贊譽的設計專業人士。室內設計卓越獎(I-DEA)旨在表彰在設計實踐中取得國際卓越成就的設計公司和從業人員。
得獎連結:https://idcs.sg/dea2022/gallery/idea#gallery-334
品悅《擁抱。自然》作品介紹
本案為座落於中國上海市的托育中心規劃一案,擷取木質、綠意等自然元素導入空間,並結合大樹、洞穴、雲朵等意象鑄就而出,為孩童們在都市中打造一座森林樂園。透過大自然的空間樣貌,令孩童們如同被自然萬物環繞、擁抱與呵護著,感受幸福溫馨的氛圍。藉由大自然蘊含的生命哲理,引領幼童們朝向認識世界的大門。
設計團隊巧妙地運用別樣的空間特色,劃分出三個區域,分別為:入口處的森林區、體能教室的樹屋區、多功能教室的天空區。一踏進入口接待處,映入眼簾的是以木皮板材鋪述而成的挑高空間,搭配樹冠、雲朵等型態的物件作裝飾,令人仿若置身於樹林之中,抬頭便可望見空中白雲。透過如同身處自然環境的氛圍,賦予身心靈淨化與沉澱。藉由柔和溫潤的色彩配置與材質肌理,令人感到放鬆自在。
通往體能教室,延續木紋板材鋪陳於天地間,結合綠皮草地與頂天大樹打造的樹屋,形塑出猶如自然生態的嬉戲空間。設計師深知「自然樣貌沒有固定的直線軌跡」,因此採用弧形形式貫穿整體,構建出被大自然包覆的空間感受。走向側旁一隅,以木質打造的半弧形空間呈現洞穴的形體,還原初期人們居住於山洞內的意象。在內部添置居家擺設,象徵家的含意,透過幼教娛樂啟發孩童們的獨立自主性。
伴隨著如大樹枝幹的樑柱拾級而上,氣球造型的吊燈掛設於多功能教室入口處,描繪出宛如氣球向天空飛揚而去的景象,一如承載著孩子們對未來的想像,展翅飛翔。向內走去,採用木質地板搭配白色天花板,恰似從大樹延伸至天空那般逐漸明亮,彷彿訴說著孩童們從搖籃中被呵護,到逐漸成長學會獨立自主的過程。
此案透過摹擬大自然的設計手法,給予孩童們自由、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激發出無限可能。設計師因考量幼童們的安全問題,特地選用防撞的地墊、牆面軟包等,減少碰撞受傷的疑慮,提供孩子們趣味與安全兼具的成長空間。
品悅設計 何明叡、吳至剛 總監
品悅設計 公司介紹
品悅設計成立於2004年,數十年來以豐富的室內設計實力及工程實務經驗,為許多企業主及屋主打造了他們心中理想的完美作品,一步步累積眾多客戶對公司的長期支持與信賴。
近年來公司的業務穩健成長,從起初的私人住宅開始到各行各業實體店面及全國知名飯店、五星級渡假村酒店…等,多年來公司始終堅持執行品質、工期、成本三大目標,落實完工進度,使每一項個案做出最好的服務與品質。
未來目標:為使公司動能可以持續成長及迎向更大的挑戰,公司將積極參與公共工程之業務並持續推展工程品質,積極培育人才,以提升公司競爭力。
品悅設計 得獎經歷
2022 英國OPAL傑出地產大獎 優勝
2022 新加坡 IDEA設計大獎 銅獎
2022 瑞士BLT建築設計獎 榮譽獎
2022 芬蘭Arch設計大獎 金獎
2022 美國Titan地產大獎 金獎
2022 美國MUSE 設計獎 銀獎
2022 布里斯本設計大獎 銀獎
2022 義大利 A’Design 設計大獎 銅獎
相關新聞
廚房設計「中島吧台」好用嗎? 眾人點破1關鍵:畫蛇添足
用溫柔典雅的筆觸描繪住宅樣貌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台灣銀獎得主 (一)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台灣銀獎得主 (二)
源自巴西家鄉味!全面通往自然的邁阿密現代主義宅
影/20年中古屋大改造 家裡有小密室不是夢
想要隨心改變居家風格?自己動手DIY漆出質感空間
搭上豪華東方快車,開啟歐洲奢華之旅!
用空間體現自然 合風蒼飛辦公室
漂浮於死海畔凝視猶太沙漠的大地色綠洲旅店
收藏春天的氣息,療癒香氛感受自然芬芳的環繞!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台灣金獎得主 (四)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台灣金獎得主 (三)
室內美化植不植?
精粹玄景懷光影 木白綴合深蘊暖
PIG HOUSE 一座儲存靈感的房子
百信建材嚴選歐洲進口瓷磚,引領潮流打造精緻居家美學!
膜拜極簡主義的No Name House
大陽台可露營、烤肉超愜意「台灣有嗎?」 網點名1地看得到
ISH 2023 衛浴展 能源與水資源的永續未來
2023 iF設計大獎獲獎作品出爐! (四)
廚房裝修有哪些需注意的細節:讓設計師為你解答!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開獎了! 台灣金獎得主 (二)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開獎了! 台灣金獎得主 (一)
奇特姿態詭譎紋路!韓裔設計師大膽的Savage系列傢俱
圍繞天井而建的老舊街屋
打造頂級生活體驗 德國頂級廚具品牌LEICHT弘第台北旗艦展廳全新登場
居住Ibiza Spring享受心中永遠的地中海春天
2023 iF設計大獎獲獎作品出爐! (三)
畫作與精采壁面裝飾匯集的花園公寓
自然與大器的住宅風貌,為屋主築構出專屬的夢想之家——蒙特設計 張家齊《浩然之境》榮獲美國TITAN泰坦地產設計金獎
萬花筒般多變的住宅樣貌
Studio F.A. Porsche聯手設計 最美無障礙系列KEUCO AXESS
寓柔情於色彩!亞維空間設計渲染豐富視覺層次
石板和灰泥牆鋪出當代建築獨特風格
穿梭流暢的自然居所
2023 iF設計大獎獲獎作品出爐!(二)
塗鴉文化跨足室內裝潢 突破當代藝術的邊界
貢寮石屋?非也,是新概念的現代豪景宅
寧謐石韻溢奢雅 沉穩灰藝生靜界
特殊獨特質感與肌理,巧妙地延展視覺感官——蒙特設計 張家齊《蛻變|新生》榮獲美國TITAN泰坦地產設計金獎
轉譯瓷器意象 突顯綠意景觀
熱門文章
裝潢後像新的!他想買500萬老公寓 過來人勸退曝「最大問題」
上頂樓曬衣服驚見這恐怖景象 熟知內幕網友:這社區一堆怪咖
買電視尺寸越大越好? 過來人提醒1關鍵:當心會頭暈
菜鳥房東出租前「少做1事」 租客賺翻:24hr冷氣不關、吹到跳電
本周房產熱話/打炒房7月1日上路!房價在跌是真的「全台18區下跌」房市冷上百件都更案遲遲不開工...賴正鎰曝建商背後盤算
他預算1800萬新北購屋買哪好? 網認為:中和具有優勢
「一坪30萬的房子都不敢買」 他嘆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反遭網轟
他好奇「台灣40層樓以上住宅為何不多?」 內行人點名2因素
天氣好、機能充足!新北1區「只差交通」就變完全體? 在地人曝真相
夫妻買房一起付頭期款、繳房貸 妻怨「為何不登記在我名下」全網炸鍋
母要求幫哥買房、分攤家中基本開銷 他怒「我以後又住不到」
All in新竹房地產!工程師10年後看資產驚呆 仍嘆生活少了台北「這一味」
怕被仲介牽著走!他問新手看房該找誰 眾人建議這樣做
住戶不繳管理費!管委會貼「悲情公告」引萬人共鳴 苦主:永遠在裝瞎
「看房要先付斡旋金合理嗎?」 眾人勸放棄:順序不對
冷氣壞了房東擺爛不處理 還嗆1句話讓她超苦惱
大陽台可露營、烤肉超愜意「台灣有嗎?」 網點名1地看得到
房子登記兩人名下才肯嫁 女方要求引起網友激辯
小資族求問「要怎麼買房?」 眾人見月薪秒打臉:認清事實
桃園通勤南港「單程上看1.5小時」他問該在哪買房?網這樣說
預售屋配IH爐超耗電?網揭1隱憂 過來人曝想明火煮飯要選「這格局」
考慮轉行嗎?包租代管營業額3年成長2.7倍
找兩家房仲下斡旋全落空 眾人見關鍵原因大酸:活該
影/床墊需要定期清洗? 專家洗出看不見的髒污
捷運環狀線北環動工讓三重房價飆漲? 網看好1優勢:到內湖、士林超快
診所遭列「嫌惡」設施?醫生求租秒被拒 眾揭房東都怕「這問題」
每天板橋林口騎車通勤!他猶豫該在哪裡買房 多數人秒選這裡
賣房子「二手家具」要留下提高成交價?前輩這招提高成功率
海砂屋變黃金 坪價衝百萬
潮濕天氣「插座孔口吐綠沫」後果恐怖 台電:留意家中「這空間」
退租被指菸味過重得扣押金 他怨不合理反遭眾人打臉
精粹玄景懷光影 木白綴合深蘊暖
租房也要面試?被要求做1事她傻眼 苦主幫房東喊冤:被毀過一間
膜拜極簡主義的No Name House
用空間體現自然 合風蒼飛辦公室
華固:大選前 房市不會好
廚房裝修有哪些需注意的細節:讓設計師為你解答!
大一新生免陷租房戰爭 父母霸氣豪買1間!過來人曝「超讚」理由
本周房產熱話/房價有在降嗎?一表看賴清德為何挨批平行時空 房貸期數再創新高...40歲才買屋恐繳到退休
準婆婆送豪宅當婚房「有1前提」 她秒拒卻挨轟:給房子還不知足
台南房價將超越高雄? 網提1原因:有這產業就贏了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台灣金獎得主 (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