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新承作新青安占比攀7個月高點 央行正面解讀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5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統計,受到農曆春節的季節性因素影響,新承作房貸大減358.68億元,降至645.99億元,不過新青安房貸占比升抵38.65%,為7個月來最高、上路以來次高,央行認為,這代表政策推動下,信用資源確實流向無殼蝸牛族群。
央行公布2025年1月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房貸金額為新台幣645.99億元,較去年12月大減358.68億元,主要是因農曆春節假期落在1月,導致工作天數減少5個工作天,往年農曆春節當月,新承作房貸也多會銳減。
不過對照去年農曆春節落點2月,當時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為557.51億元,今年1月規模仍然擴增。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說明,從價量因素分析新承做房貸成長的原因,量的部分,今年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低於去年2月,顯示交易量未增溫,價的部分,去年房價依舊正成長,由此看來,房貸規模擴增主要受房價上揚的因素推動。
至於1月新承做房貸利率為2.238%,月增0.014個百分點,不只連4月走揚,更創16年新高。曹體仁分析,央行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銀行法第72條之2等限制下,銀行加強不動產風險資產控管,或是採取「以價制量」,均推動利率往上走。
央行今天同步提供新青安房貸占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的占比為38.65%,和去年12月的32.26%相比,大幅跳升,寫下7個月以來的最高。
新青安因為提供優惠條件,一度引發「搶貸潮」,迫使財政部出面補漏洞,端出精進政策,並督導公銀,嚴抓投機炒作,如今占比又攀高,引發關注。
曹體仁解釋,這波新青安方案對新承做房貸占比高點落在2024年6月的40.92%,今年1月寫下次高,但意義大不同,今年1月的分子、分母都下降,只是分母降更多,也就是說,新承做購屋貸款減幅大於新青安,使得新青安占比反而增加,顯示信用資源正流向無自用住宅的族群,這是央行希望看到的結果。
房市買氣漸漸冷卻,交易量也縮水,媒體詢問,市況是否呈現「量縮價穩」,曹體仁說明,觀察民間如信義房屋、永慶房屋、國泰房地產指數等房價指標,走勢略有分歧,有些上漲,有些往下,即便指數上揚,增幅也有收斂,可以拉長時間觀察,較能更精準掌握房價走勢。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