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厝阿明/怕吵?樓板隔音新制上路 選「這年度」後新屋有保障

聯合新聞網 賣厝阿明
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朱曼寧攝影

俗話說「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正是在強調鄰居的素質,對居住品質的影響甚鉅。台灣地狹人稠,多數民眾都住在集合住宅中,最怕碰到鄰居喧鬧、噪音干擾,幸好,樓板隔音新制已上路,阿明今天請來住商不動產嘉義興嘉店李俞蓉店東,為大家細說分明。

在現代社會中,想要「擇鄰而處」並不容易,一來,如今的都會生活型態,人情味較淡,鄰居間彼此不熟、甚至不認識,也是司空見慣,在這種情況下,要在買房或搬家前先打聽鄰居素質,頗有難度。二來,台灣房市走了好幾年的大多頭,房價所得比已攀升至歷史新高,買房對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倘若遇到惡鄰居,大多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新制110年上路,明文規範應做好隔音

在各式居住糾紛中,最常見的莫過於噪音干擾,畢竟聲音是最具穿透性的。近年來最常躍上媒體版面的,也多是噪音糾紛,不時也有公眾人物被舉報的新聞。

李俞蓉指出,其實,政府已修訂《建築技術規則》,自民國110年起實施樓板隔音新制,明文規定從該年度的元月起,新申請建造執照的建案,其分隔上下樓層的分戶樓板,都必須達到一定隔音效果,包含新建的連棟住宅、集合住宅,以及增建的建物。

所謂的隔音效果,也有明文規定,大致有三大方向。第一,如果是鋼筋混凝土樓板厚度在15公分以上,或是最大厚度在19公分以上的鋼承板式鋼筋混凝土樓板,其隔音緩衝材要能降低17分貝;第二,假若是鋼筋混凝土樓板12公分以上,或最大厚度16公分以上的鋼承板式鋼筋混凝土樓板,隔音緩衝材要能降低20分貝以上;第三,可用其他經官方認定,具有控制在58分貝以下的隔音方法。

中古屋想有效降噪,窗戶與軟裝是關鍵

李俞蓉說,只要是在民國110年之後才申請建照者,就受新制規範,政府會在核發使用執照時檢測驗收。而58分貝,是什麼概念呢?一般的生活對話音量,大約是落在60至70分貝,換言之,樓板隔音新制上路後蓋的房子,是能有效阻隔日常聲響的。觀察,這三年多來,確實有不少新建案以樓板隔音新制為賣點,也打動了許多購屋者的心,畢竟從房屋設計、建造時,就納入降噪考量,確實較能從源頭解決問題。

住商不動產嘉義興嘉店李俞蓉店東(左)。 圖/李俞蓉提供

不過,凡事都有利有弊,李俞蓉直言,隔音建材與工法提升,也勢必墊高成本,自然會反應在新案開價上;而且目前通過政府檢測的各類隔音緩衝材料,有非常多種,已有專家示警,實際施工時可能會因為「軟硬不均」,導致後續出現磁磚龜裂等隱憂。

值得注意的是,因新制才上路三年多,目前在房地產市場流通的物件產品,多數仍未具有新制隔音配套,倘若是對噪音敏感的人,李俞蓉建議,不妨善用一些降噪方式,比方說,氣密窗或雙層玻璃的隔音效果都很好,可有效隔絕室外噪音,在屋內使用隔音墊等軟裝方式,也是一招。

想要住得安心且開心,又能愜意享受寧靜的居家生活,是多數人心之所嚮,慎選建案物件、善用各種解決方案,就有機會達成夢想。

更多買房問題歡迎免費諮詢住商不動產嘉義興嘉店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rw6576k

鄰居 買房 嘉義 搬家 新建案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