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移轉呈「月減年增」 桃園逆勢增長 新青安助攻自住 全台下半年量縮收斂
六都今年7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合計19,876棟,月減2.4%,年增7.6%,呈現「月減年增」情勢;不過專家分析,都會區整體的量縮幅度,已從年初的2~3成,收斂至15%左右,加上近期政府接連拋出第二屋限貸鬆綁、低利新青安貸款等友善自住的政策,有望提高民眾購屋意願,在「打炒房、顧自住」的政策基調下,剛性買盤可望獲得鼓舞伺機進場,也成為下半年房市最主要的買氣支柱。

六都7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分別為台北2,268棟,月減8.7%,年減0.2%;新北4,891棟,月減7.1%,年增4.1%;桃園3,857棟,月增14.6%,年增9%;台中3,880棟,月減13.3%,年增12.4%;台南1,834棟,月增10.1%,年減0.1%;高雄3,146棟,月增1.4%,年增17.4%。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欲在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前上車的法人買家,最晚須在5月底前購屋,因此到了6、7月,搶搭末班車的買盤已消退,市場買氣也因打炒房政策及保守氛圍而量縮。不過部分地區如桃園青埔、台中南屯及台南東區,湧現新案交屋潮;加上Q2股市開紅盤,令不少投資人獲利了結往房市佈局,央行暫緩升息也讓民眾稍微鬆口氣;且8月份即將進入民俗月,有些較在意民俗的自住買家,將購屋時序提前,使整體量能雖較上月微減,但跟去年同期的低基期相比,反而成長了7.6%,繳出月減年增的成績單。
其中7月桃園市買賣移轉3,857棟,寫下今年單月新高,並以月增14.6%冠六都,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爆出1,022棟大量的中壢區是最大推手;中壢的青埔特區,Q2中後期有「潤隆國家大院」、「宜誠世界極」取得使照,兩大重案有逾1,200戶量體陸續交屋,加上青埔特區近年機能成熟,對自住客的吸引力愈來愈大,尤其是高鐵特區外圍的都計外2字頭新成屋,既可享有特區機能,又能以相對親民的價格入手,交易表現穩定,使中壢7月繳出亮眼成績,並帶旺桃園市整體量能。
以往常鶴立雞群獨開紅盤的台中市,7月量能月減13.3%,單月衰退幅度為四都之最。陳定中指出,7月台中三大熱區的交屋情況大相逕庭,南屯區在規模逾300戶的「國雄文心1號」持續交屋下,買賣移轉量衝破600棟;北屯則因近期的完工新案多半不到200戶,交屋量能與以往相比,可說是小巫見大巫,導致7月買賣移轉量僅418棟,較上月腰斬,也讓台中7月的整體買賣移轉棟數未能收紅。
▪房市降溫...銷售話術換招!內行揭4種常見說法:車位最易藏陷阱
▪房貸總額暴增、違約率卻創新低!「購屋族財力強」:被套也沒差、拋售機率低
▪樣品屋跟實際交屋往往兩回事?夏綠蒂6點該注意:沒有門空間看起來更大
▪買房最後要簽約了屋主沒出現而是委託他人!專家:大概率就是投資客買的房
▪台中要開第3家好市多?台糖招商也來了 房仲點這1區潛力超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