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後瞬間背千萬負債...會後悔嗎?過來人曝心聲:更有賺錢動力

充滿參與感的買房日記
從買房到現在第五個月,偶爾還是會特別繞去看看進度,從挖地基到開始蓋地上樓層,我們都是有感參與的呀。
這幾個月來不斷審視財務,除了要達到生活平衡,頭期款怎麼存也是一大哲學。最重要的是賺錢動力,比以前還要更強很多。
只能說買房後,莎莉和先生對於工作幾乎不敢懈怠。這對我們來說是種很棒的成長,在金錢使用上共識更是不約而同。
那種背上千萬負債的瞬間,是經濟壓力也是責任承擔,尤其對於首購的我們更是新的學習。
到底應不應該買房?
背上千萬負債的剎那間,一則喜一則憂,喜當然是實現人生目標之一的成就感,憂則來自於接下來的經濟壓力。
不過這樣壓力和責任感承擔,反倒讓我們學習不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買的。
應該如何在投資和買房做平衡?
我們家實際的作法是拿每個月薪水的1/3做房屋預存、把預存的部分則再抓1/2,投入波動較小的標的,存錢的過程中再視情況彈性調整。
簡單舉例:
假設每個月的薪水收入10萬那麼10萬x30%=3萬(預存)
1.5萬放高活存不動
1.5萬則存入波動較小的標的
在預售屋瀰漫著衝動買房氛圍中,難免有種今天不買明天就漲的錯覺,一定要記得在預算有限的狀況,做自己經濟能力可負擔的事情。
依需求放寬條件
將條件分為必備、可有可無、可放棄,清楚自己和家人在居住上最重視的是什麼?是交通便利還是生活機能?
思考買房前,不管是屋齡、坪數和價格,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取捨,學會接受瑕疵,才能有效分配預算和資源。
當然也不要害怕勇敢做夢,因為我們都有機會透過實踐變成真。
◎本文內容已獲想退休的莎莉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10年後高雄會跟台北一樣!大樓成主流、老房因「都更」越來越多人接手
▪房市降溫是因信心崩?專家分析未來3大趨勢:自住、首購族將撐起市場
▪聯徵曾有「不良紀錄」房貸就辦不了?內行教3步驟挽回:半年內別申請
▪因「泰國不太會有地震」…所以建築物耐震程度很差!夏綠蒂:風險要預防如資產需配置
▪台中年輕人都往太平跑!專家分析3優勢影響:35歲以下房貸族激增8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