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找個家/吳澤成 重區位交通
「看房子最重要還是交通啦!」行政院政委、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吳澤成,雖長年居住在宜蘭礁溪的「祖厝」,但基層公務員出身的他,以其工務相關的工作、看房經驗,直言買房首重區位與交通。他說,早期民眾買房是看火車站,現在是看捷運站,這也是為何捷運站周遭建案會提供容積獎勵,以降低公共交通負荷。
吳澤成指出,過去看房時,由於顧慮經濟能力,最優先考量的,除了交通,還是交通,只要交通便利的,都會納入考量。他說,除交通便利性,其他會考量的也包括房子所在的區位、周遭環境,但買房時還是要考慮經濟能力,畢竟實際能力與想法會有落差。
吳澤成表示,買房首重交通,早期民眾會買在火車站附近,但火車站的點比較少,在現代都會區,買房交通考量首選演變成以捷運站為主,這也是為何政府制訂法規,讓捷運站附近一定範圍內,有提供容積獎勵。
吳澤成解釋,政府提供這容積獎勵,除了考慮到民眾買房時的交通需求的供需問題,且買房在捷運站附近,就比較不會增加公眾交通負荷量太多,這樣的規定除了考量交通負荷量,也是與民眾買房的供需有關聯。
吳澤成分析,都會人口發展,從早期只有台北市,後來擴大到台北縣(今新北市),到最近又向外擴大到桃園市,呈現台灣人口擴張趨勢。
許多民眾偏好到林口、南崁置產,也慢慢推高房價。吳澤成說,民眾置產考量與政府規劃息息相關。他回想,1960年代還在台北縣政府工務局服務時,負責林口地區規劃、開發,當時他去測量土地時,林口還是整片種滿茶葉,一條馬路都沒有。
吳澤成笑問「你猜當時一坪多少?」,他表示,當時林口一坪土地才3,000元,但他公務人員心態,財務上比較保守,認為要存到足夠的錢才置產,但如果把買房是當成置產,當時從事開發案時,若真的有在那置產,或許現在就會不一樣。
不過,吳澤成為人很和善、「佛系」,對於年輕人置產建議,也很「佛系」。他說,過去以投資角度看買房是有道理,有買到的確會賺,但每個人人生觀、價值觀與生活態度都不同,買不買房,有各自好處與壞處。
吳澤成說,若以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買房只要負擔得起利息就可以了,早期房價一直成長,一方面通貨膨脹又讓貨幣一直貶值,抱持投資想法的人或許是對的,不過也是有人打定主意終身不買房,剩下的錢就用來物質享受,這也沒什麼不對。
相關新聞
名人找個家/黃奕睿 重使用價值會理事
名人找個家/香港影帝張家輝 投資快狠準
名人找個家/陳文雄 從小屋買起
名人找個家/蔡志雄:租不如買
名人找個家/蘇雅頌 提醒三注意
名人找個家/陳劍威:買房要隨緣
2021房地產走勢 命理師:群魔亂舞的一年
名人找個家/順豐速運董座王衛 買地蓋別墅
名人找個家/張金鶚 首重五核心
名人找個家/李坤得 重三大條件
名人找個家/周俊男 重交通機能
名人找個家/李賢義 地段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李志強 靠購屋理財
這個建案九成買主是女生?全新節目帶你賞屋長知識
名人找個家/楊智捷 樂當包租婆
名人找個家/吳岱融:「磚頭」勝股票
名人找個家/蘇純興買房 選熟悉區域
名人找個家/彭金隆 有三不原則
名人找個家/林孟垣 重建商品牌
名人找個家/張溫德:「三安」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李小鵬 有錢就買房
名人找個家/邱銘乾:求有再求好
名人找個家/洪麗萍 重機能、交通
名人找個家/黃崇哲 重區域環境
名人找個家/陳良德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王建彬 偏愛蛋黃區
名人找個家/許振焜:勇敢買房
名人找個家/鄺美雲 有錢就買房
名人找個家/劉坤錫 求有再求好
名人找個家/田揚名 愛觀察風水
名人找個家/廖良彬挑商辦 三心法
名人找個家/簡國釧 買熟悉區域
名人找個家/李家驊:租不如買
名人找個家/林欽宏:買房三要素
名人找個家/吳澤成 重區位交通
名人找個家/林大為:時間換空間
名人找個家/許家豪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劉韋廷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賈德威:盡早買房
名人找個家/周子安:地點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張松橋 愛英國房產
名人找個家/陳正林 重交通、採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