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找個家/陳正林 重交通、採光
談起買房,寶國建築經理公司董事長、皇普建設監察人陳正林認為是「一種嚴峻的經驗」,他說,相信多數大眾都有類似的情況,除先詢問親友意見,再搜尋建商區域個案資料,選定心目中理想區域、價格範圍內目標後,也會先打電話詢問細節,再去接待中心看樣品屋或建案基地現場實品屋。
對他來說,選屋重要的是一、交通的便利性,二、居家的通風、採光良好及室內高度要足夠無壓迫感,三、社區規模適中,四、要有符合個人需求的公共設施空間等。
陳正林回憶,第一次買房首重房屋地點及交通便利性,因有開車上下班需求,選擇離交流道近的地點;再考量房屋通風採光及室內高度,如室內過低易有壓迫感,又通風採光差易產生霉味,這樣的居住環境無法達到休息、紓壓感,身體也較容易出問題。
接著才是建案整體規劃,陳正林喜歡約100戶以下的中小型社區,搭配基本公共設施,如閱讀室及健身有氧空間。
陳正林認為,以理財規劃來講,房地產還是首要選擇,既可以做為居住使用,又可兼具投資理財,再者可以置產,真是一舉數得。不過,他強調,買房還是要考量自我能力的負擔,量力而為之。
陳正林說,年輕首購族群選屋最重要的還是「地點」,要評估交通機能、學區及公園等方面,且視能力所及的房子,應「先求有再求好」,建議年輕的爸媽可選在離優質文教區環境較近的房子,車程約在三至五分鐘內。
陳正林建議,年輕人想買房,要先以自有資金為優先評估考量,考量買成屋或是買預售屋,如自備款足夠就可以直接跨足成屋市場,若自備款不足,建議考慮預售屋,利用蓋屋時間來籌足自備款。
預售屋工期約在24至36個月期間,年輕人提前買房,可依工期階段進度慢慢繳款,壓力相對較小,在當前的高房價時代,也不至於越晚購屋越追不上房價。
陳正林也提醒,年輕族群買房最容易忽略的是,看到成屋或樣品屋外觀覺得很漂亮就會衝動下手,往往忽略實用性及是否適合己身需求。
此外,購屋時可能只注意到每月銀行貸款費用及管理費,其實還有潛在的固定支出,包估房屋稅、地價稅及大樓管理費、公共水電費等,均是一筆長期固定支出,購屋者應將其納入考量中,以免超出家庭或個人負擔,導致生活品質受影響。
相關新聞
名人找個家/劉謙 最愛機能宅
名人找個家/蒲建亨 重自住需求
名人找個家/夏韻芬 重出手時機
名人找個家/桂先農:先考量財力
名人找個家/精彩創意總座胡恒士 重機能交通
名人找個家/黃奕睿 重使用價值會理事
名人找個家/香港影帝張家輝 投資快狠準
名人找個家/陳文雄 從小屋買起
名人找個家/蔡志雄:租不如買
名人找個家/蘇雅頌 提醒三注意
名人找個家/陳劍威:買房要隨緣
2021房地產走勢 命理師:群魔亂舞的一年
名人找個家/順豐速運董座王衛 買地蓋別墅
名人找個家/張金鶚 首重五核心
名人找個家/李坤得 重三大條件
名人找個家/周俊男 重交通機能
名人找個家/李賢義 地段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李志強 靠購屋理財
這個建案九成買主是女生?全新節目帶你賞屋長知識
名人找個家/楊智捷 樂當包租婆
名人找個家/吳岱融:「磚頭」勝股票
名人找個家/蘇純興買房 選熟悉區域
名人找個家/彭金隆 有三不原則
名人找個家/林孟垣 重建商品牌
名人找個家/張溫德:「三安」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李小鵬 有錢就買房
名人找個家/邱銘乾:求有再求好
名人找個家/洪麗萍 重機能、交通
名人找個家/黃崇哲 重區域環境
名人找個家/陳良德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王建彬 偏愛蛋黃區
名人找個家/許振焜:勇敢買房
名人找個家/鄺美雲 有錢就買房
名人找個家/劉坤錫 求有再求好
名人找個家/田揚名 愛觀察風水
名人找個家/廖良彬挑商辦 三心法
名人找個家/簡國釧 買熟悉區域
名人找個家/李家驊:租不如買
名人找個家/林欽宏:買房三要素
名人找個家/吳澤成 重區位交通
名人找個家/林大為:時間換空間
名人找個家/許家豪 重生活機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