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找個家/游日傑 交通擺第一
國泰投信資深基金經理人游日傑指出,買房在於有成家需求,首購的話約準備兩成左右資金、出社會大概十年左右便可以開始「積極評估,謹慎出手」,而買房畢竟不像買股票、買基金一般那麼好進出,因此,也要留意房屋的流動性,包含未來脫手的機會以及是否容易出租。
游日傑表示,身為金融從業人員,工作具有工時較長以及投資需要根據金融環境變化做出隨時提出解決方案等特性,因此,對他來說,找房的首要條件就是交通便利,以到公司半小時內的通勤時間內出畫個大圓。再納入跟父母家庭不要距離太遠、有基本的地緣關係或是選擇自己較熟悉的環境等條件優先尋找,大概就可以縮小範圍到圓的四分之一。
而考量到目前的人口結構,會朝向兩房或是1+1房的方向來尋找,而在台北要找到新屋不是那麼容易,因此,對他來說屋齡並沒有特別限制,反而比較注意社區管理、大樓內部的整潔。
因為工作本身就是在投資,就投資的角度來看,游日傑認為,投資能不能轉手這點非常重要,買房不像買股票、買基金一般那麼好進出,儘管房子是自己使用,但也不排除未來有換房的機會,因此入手前需要同時考慮好不好轉手和好不好出租,且留意附近的建案跟機能。
買房不是求大賺,但也不希望慘賠或套牢,因此可以用購房價格、租金來粗估投資報酬率。由於屋主有持有成本,也會有換房客的空窗期,故用11個月的租金試算,若跟房貸利率不要差距太大,就不至於有太高的風險。
另外,附近機能有否改變也是重要的一點,假如剛好有辦公大樓正在蓋,未來有上班族進入,就可能會帶動租房或是買房需求,這樣來說,就不用那麼擔心,對於房價的接受度高一點。
游日傑指出,對於首購來說,約有兩成左右資金便可以開始積極評估、謹慎出手。
而如何理財才能加速達成找殼的目標?游日傑說,年輕朋友要務實一點,本業與投資理財必須並進,強化自己的本質學能,多多進修得到知識提升,積極在本業爭取升級的機會,找到能增值更快的工作。
在投資方面,若是以買房為目標,那麼頭期款就是高標,建議採兩階段的布局,第一階段採取有成長具爆發性的標的定期定額布局,像ETF就是不錯的理財工具;累積到一定的報酬之後,便可以開始進行第二階段,可轉移部分到債券或是存股型的ETF,以爭取比定存更高的報酬率。
相關新聞
名人找個家/黃奕睿 重使用價值會理事
名人找個家/香港影帝張家輝 投資快狠準
名人找個家/陳文雄 從小屋買起
名人找個家/蔡志雄:租不如買
名人找個家/蘇雅頌 提醒三注意
名人找個家/陳劍威:買房要隨緣
2021房地產走勢 命理師:群魔亂舞的一年
名人找個家/順豐速運董座王衛 買地蓋別墅
名人找個家/張金鶚 首重五核心
名人找個家/李坤得 重三大條件
名人找個家/周俊男 重交通機能
名人找個家/李賢義 地段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李志強 靠購屋理財
這個建案九成買主是女生?全新節目帶你賞屋長知識
名人找個家/楊智捷 樂當包租婆
名人找個家/吳岱融:「磚頭」勝股票
名人找個家/蘇純興買房 選熟悉區域
名人找個家/彭金隆 有三不原則
名人找個家/林孟垣 重建商品牌
名人找個家/張溫德:「三安」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李小鵬 有錢就買房
名人找個家/邱銘乾:求有再求好
名人找個家/洪麗萍 重機能、交通
名人找個家/黃崇哲 重區域環境
名人找個家/陳良德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王建彬 偏愛蛋黃區
名人找個家/許振焜:勇敢買房
名人找個家/鄺美雲 有錢就買房
名人找個家/劉坤錫 求有再求好
名人找個家/田揚名 愛觀察風水
名人找個家/廖良彬挑商辦 三心法
名人找個家/簡國釧 買熟悉區域
名人找個家/李家驊:租不如買
名人找個家/林欽宏:買房三要素
名人找個家/吳澤成 重區位交通
名人找個家/林大為:時間換空間
名人找個家/許家豪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劉韋廷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賈德威:盡早買房
名人找個家/周子安:地點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張松橋 愛英國房產
名人找個家/陳正林 重交通、採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