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撥3萬存買房錢…速度追不上房價 小夫妻:想「成家」好難
社宅住越久越買不起房?社會住宅提供年輕人或小家庭平價租屋選擇,但桃園市近年房價節節高升,「只租不賣」的社宅租金也隨周邊房市調漲,有住戶抱怨「存錢速度趕不及房價攀升速度」,買房夢想更遙不可及。桃園市政府住宅處指出,已有構想推出「可負擔住宅」,但還需時間研議。
謝先生2年前與新婚妻子搬進17坪大的一房型社宅,租金萬元有找,2人為了將來準備,每月從薪水提撥3萬元做買房基金,原本期待6年存200萬元能在八德或中壢找到不錯的新屋,但無奈近年桃園房價飛漲,現在30坪大的大樓住家總價喊到800多萬元,以貸款8成計,自備款已要160多萬元。
陳小姐對買房更時不抱期待,她說,一家四口住在2房型的社宅已經4年,因為2名子女年幼需要照顧,全家靠丈夫跑業務每月4萬多元收入撐起家計,扣掉社宅租金1萬多元、小孩奶粉尿布錢1萬元和每月水電瓦斯伙食開銷後所剩無幾,存錢更是奢望,「如果社宅租約滿了,不知要搬去哪裡?」
申請入住社宅的黃先生也認為買房是遙不可及,桃園區近年房價攀升,現在屋齡10多年3房房價很難找到7、800萬元,他還看過28年的房子大4房44坪1700萬元,「談買房,怎麼可能?」
桃園市住宅發展處定期巡迴各社宅辦座談會,住戶除了反映租金調漲、環境設備缺失與違規管理等問題,也有人問桃園有無可能推出「可以買的社宅」,甚至有人激動質疑「社宅為什麼不能賣」。
住宅發展處長邱英哲說明,桃園目前的社宅基地多是在「興建只租不賣的社宅」前提下,以低於市場價格向中央政府或其他政府單位承買,受限住宅法規定,無法買賣,避免淪為建商或投資客的炒房工具,但社宅如果可以「去商品化」,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
邱英哲也證實,市府正在研擬開放民眾購買的「可負擔住宅」,由市府拿自有土地或用市庫經費購地蓋房子,然後以便宜的價格賣給民眾,實現居住正義。
但為了避免炒房或賤賣爭議,屆時的可負擔住宅購屋者須符合一定資格條件,未來賣屋除了時間與價格有限制,承買者也必須符合相關資格條件,邱英哲強調,「讓住宅只是住宅,不是投資商品」,但目前整體還停留在構想階段,實際如何運作與執行,還要與其他局處從長計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