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老屋交易占比逾四成創新高 專家曝3大隱憂
現在台灣不僅正在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房屋老化同樣亟需關注,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發現,今年第1季全國住宅買賣移轉筆數為2萬8,011筆,其中有1萬1,490筆交易的屋齡都在30年以上、占比為41%,是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年同期新高。
進一步觀察今年第1季主要都會區及其他縣市中古屋交易情況,在主要都會區中,目前以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中古屋交易熱度最高,占比高達62%,桃園及新竹縣市中古屋交易熱度相對較低,還不到三成,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下。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黃勝暉指出,中古屋交易熱度持續攀升主要還是與高漲的房價密切相關,近年來缺工少料、原物料上漲,加上市區內可供大面積開發素地愈來愈稀缺,建商土地取得成本、營建成本都來到了歷史高檔,新建案價格自然居高難下,預算有限的購屋民眾只能退而求其次,去選擇價格相對親民的中古住宅。
黃勝暉表示,台北市寸土寸金,地狹人稠,市區內新案供給量相對較少,且開價基本都在三位數以上,普通購屋民眾的選擇空間比較有限,大部分民眾會首選屋齡較高的中古住宅。
桃園及新竹縣市因開發相對較晚,蛋白區、蛋殼區還有很多土地可以用來營建新案,購屋民眾的選擇性較多,因此拉低了中古屋交易的佔比。
另外,在主要都會區以外的其他縣市,30年以上中古屋交易占比也有40.9%、超過四成,顯見房子愈買愈老已經逐漸成為全台各地的共性問題。
黃勝暉提醒,雖然這些屋齡較高的中古屋具有價格友善、坪數實在的優勢,但有三大隱性風險,購屋民眾不得不慎。
首先是居住安全,很多中古屋年久失修,屋況不佳,部分老屋甚至還有可能存在耐震力不足、海砂屋、壁癌、漏水等方面的問題,購屋民眾入手後往往還需要花費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重新整修。
第二,雖然中古屋的入手總價很美麗,但是屋齡越高的物件,銀行貸款條件就會越嚴苛,再加上後續的修繕成本,林林總總加起來未必會比直接購買新古屋、新成屋便宜太多,建議購屋民眾還是要多看,多比較,多做功課。
第三,大部分老舊公寓和透天厝都是沒有車位、電梯和社區管理的,特別是如果家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輩,在購買這類物件時,就要特別留意是否能夠滿足自身的實際需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