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亦豐美《光築新韻》

聯合新聞網 室內interior
可透視的框構梯座定義為空間裡的一座屏風及採光井。

【⽂.室內雜誌編輯部】

此作是樓中樓,社區在市郊半山腰,住宅位據頂樓兩層,視野能俯瞰台北故宮博物院,享有清新綠景與寧美環境,屋主鍾愛此地生活,期望將住宅重新改造,納入心愛收藏以及符合現階段的生活型態。

梯座複合了屏風、端景、座椅、光井等功能。

移梯再納光

設計師指出,此作主要討論議題是如何垂直連接上、下樓層,舊有樓中樓規劃的梯座位置衍生出許多零碎空間與冗長動線,因此如何讓兩個樓層動線更簡明、空間感更加開闊,擺脫以往格局編布的限制,是首要考量。

使用大理石、胡桃木皮與銅金元素進行對比配色,提升空間精緻感。

幾經討論後,最終方案決定重劃梯座位置,改寫兩個樓層的平面配置。把梯座自旁側移至公共廳區的中心,順勢界定出一樓的玄關範圍,兩個樓層也藉此獲得開闊連綿的完整平面,內部再將一樓作為公用廳區、廚區、次臥,二樓規劃健身房、露台、起居廳、主臥套房、次臥套房。

利用天花板層次與照明效果儘可能拉高空間視感。

屋頂層的健身房上方增闢大天窗,梯座採用金屬骨架,為兩個樓層創造挑空空間,而外型輕盈的框構梯座,能助於天窗光線漫灑而下,有如為廳區增加一座採光井。此外,梯區底部也特意抬高,藉由平台整合踏階、端景陳設、穿鞋椅等功能,跳脫梯座傳統的單一用途,將其複合入屏風、端景、座椅、光井與垂直動線等功能。

餐廳與次臥的書房運用折窗打破個室的封閉感。

純粹亦豐美

受限於建築原有條件,一樓層高僅230至260公分,此作不作封頂包樑,選擇以天花板層次與照明設計的反差效果解放視覺壓力,並以通透視線與純化背景加重整體廣闊感受。

將台灣蛇紋石融入空間運用之中,展現在地的文化元素。

就細節觀之,設計團隊在操作上並非僅用淨白進行堆疊,而是在闊朗的空間裡善用材質質感差異、自身紋理特色,藉不同的場域、比例、色彩、濃淡變化,交織出純粹亦豐美的畫面。

屋頂層增設天窗,讓自然採光能充分透入居室裡。

像是,使用法國萊姆石地板,或石灰石,米色礦物塗料作為空間的基本底色,讓連綿無縫的鋪面質感與略具差異的顯色效果,為空間架構簡單而大器的畫面,巧妙地在其中暗示著場域之別。


圖片提供」何侯設計

閱讀全⽂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屋主 露台 格局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