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自住跟投資」要分開來看!專家:並非二選一但心態要正確

聯合新聞網 Lin's竹北房產筆記
台北市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自住跟投資一定要分開來看

很多人在找房子時都會陷入一個迷思:「我房子要買來住,但我也希望以後那間房子賣了能賺錢」。

其實如果你房子看了很多或是有一定的房地產實務經驗,你應該能夠認同:「好住的房子不見得漲得多;而抗性明顯的房子,有時反倒漲幅驚人」。為什麼會如此?

其實市場在給定一間房子的合理價格時,不單單只是把「品質」這件事本身視為單一要件,更多時候也會把「地段便利性、籌碼是否集中、總價導向、社區長期營運規模、工作機會帶來的剛需購買力等」一併綜合評估進去。

所以,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明明有些建商蓋出的房屋品質令人擔憂,但建商憑藉大膽獵地(黃金地段+方正大基地大面積)的經營策略,使得所推出的產品在市場上依舊保持強勢、房價穩健成長的原因。

當然,也並不是說「增值」跟「品質」非得只能二選一,只不過在心態上的建立,建議:

如果你是自住,你可以帶入些主觀情緒,以能住得舒服為優先考量,若後續有增值,就當作是賺到;但如果你是投資,則必須客觀地去看待房子在區域內的地段、籌碼、競品總類、長期發展、主力購買客群等事實。因為你最初的購買動機就是以漲幅作為出發考量。

不過很難啦,大多數人買房子都會陷入「既要自住,又要投資」的思想枷鎖裡。那要何時才會看清?

直等到你錯過一間又一間、你將為錯過的機會付出更大的購買成本時,到了那時你就會看清了。經驗往往都是需要支付些代價習得的。

◎本文內容已獲 Lin's竹北房產筆記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 獨/房屋稅新制首影響 基隆2萬戶沒設籍恐多繳逾1.17倍
▪ 政府打炒房 台中豪宅卻逆風紅火!單價143.8萬新天價
▪ 新承做房貸利率 16年新高
▪ 專家帶路/八德廣豐商圈人口快速成長 建案愈來愈多
▪ 逾300坪新建物須設太陽光電 採建築面積、擬排除4類

房子 買房 基地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