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路邊早期大樓屋頂是斜的「北中南都有」 行家揭真相
隨著時代演進,房子的外觀樣貌也變得和以前不一樣,有網友在路上發現早期有一些房子的屋頂竟然是斜的,而且北中南都有,特殊的造型讓他非常好奇「為何早年要蓋斜屋頂大樓?」
這名網友在PTT分享幾張照片,從台北西門町、台中中區、高雄鹽埕區都看得到斜屋頂的建築。他說前幾天走在台中市光復路上,看到有一棟房子的屋頂兩側蓋成斜的,讓他不解地說「台灣早期好像很愛把大樓屋頂蓋成斜的,這種設計在視覺上看起來相當詭異!為何要把大樓屋頂蓋成斜的?莫非又是當代中華民國美學?」
貼文引來不少討論,「防止積雪弄塌屋頂吧?類似合掌村?」、「一定是因為以前台灣會下雪,所以要跟歐美一樣蓋斜屋頂,後來溫室效應變熱台灣才沒下雪的啦」、「斜屋頂比較不會漏水」、「日照也有關係」、「不只台中,早期台北市區也有不少舊大樓這樣」。
還有內行人解釋,「頂樓幾層有露台,頂樓露台戶值錢,當然還有容積率的關係」、「早期沒有容積率,只有建築線的規定」、「避免讓屋主再加蓋」、「建築削線,為了採光通風等而設計的法規」、「高度比,又稱建築削線」。
從《建築人》討論區得知,「消(削)線,建築業界對於建築法規有關高度檢討、面前道路投影檢討、高度比檢討等的口語說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