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老房能賣上千萬...真正價值在這? 想有「買好房正義」他揭:只有一方法

聯合新聞網 Joe's investment
台中市議員陳俞融批評市府改善老屋安全政策牛步化。記者陳秋雲/攝影

看到有人覺得那種市中心非常老舊的房子,例如40或50年以上,還可以賣到上千萬感到不可思議,價值還超過山區或偏遠地區的新房子。

這種現象其實不是不可思議,事實上,那樣才正常。

房子的價值,包含地上權和土地,房子會折舊,地上權長期來看,價值會逐漸萎縮,但是那塊土地就不同了,如果周邊的其他區塊或特定範圍,產生能大幅提高周邊生產力的人、事、物,讓整個區域朝整體生產力都在提升的趨勢,土地價值上漲,那麼連同那舊房子的總價值,會一起拉抬上去。

房價會上漲,不是因為地上權漲了,而是房子所在的那塊地漲了,那種很老舊的透天,剩餘的價值,其實就是那塊地,建物本身已經沒價值了,至於偏遠山區的新房子,如果地價很低,只靠會長期折舊的建物,那房價是很難有驚人漲勢的。

台灣其實有很多便宜的房子,但,通常很便宜就會有對應的缺點,偏遠地區或者週邊生活機能很差,例如上下班交通時間要30~60分鐘,很多人就覺得是生活機能很差了,但在歐美地區,上下班交通時間要30~60分鐘,這完全就是普遍現象,單位土地的生產力沒有很高的話,房價就會相對平易近人。

土地的價值可以有很大的波動,一樣的房子,蓋在台北市的市中心,跟蓋在南投山區杳無人煙的地方,價格會天差地遠。

所以沒有什麼居住正義,因為不是沒有物件可以選,而是沒有便宜又理想的市中心房子可以選,要買到蛋黃區的房子太困難了,應該是「買好房」正義才對。

不過要在大都市生活機能很理想的地方買到便宜的房子,其實也不是不行,不要買到那塊地就好了,只買地上權的使用權,不能永久繼承而已,那就參考新加坡的玩法即可。

◎本文內容已獲 Joe's investment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居住正義 地價 地上權 建物 房價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