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擬推使用權住宅 專家一句話潑冷水「去年僅1案」
高房價不利民眾居住權益,內政部研議推出權利金取代買賣價格的使用權住宅,住展雜誌觀察同樣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地上權住宅,以台北市為最主要推案地,不過近五年來台北市除了於2021年推出3案相對為多,2020、2022年則是一個地上權案都沒有,2023年有兩案,2024年僅1案,市場對這類產品興致相當淡薄。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國人深信有土斯有財,但地上權案沒有土地,且有貸款條件不佳、未來增值幅度有限、價值隨著年限遞減,還得繳交不少的地租等不利因素,可謂「有土斯有財,沒土沒人要」,地上權住宅因此不易隨大環境走強推案也增加。
他表示,仍有特定建商鍾情地上權案,麗寶建設就在全台到處標下地上權推案,大將建設亦屬積極,目前地價、房價居高不下,地上權標案價格較低,可有效反映在售價上,建商與買方皆能壓低購置成本,以低價新案吸引買氣,便有機會創造獲利。
以僅推出一個地上權案的2024年來說,位於內湖區四期重劃區的「麗寶鵬程豐潤」,單價開在9字頭,比起內湖區新案價打了七五折;而2021年在古亭生活圈的「虹耀今采」與中正紀念堂周邊的「大將豐喆」,分別交易在單價8字頭與6字頭水位,對比當時該地的區域新案行情約打了六折,有一定吸睛效果,也透露出這類物件的市場價值。
除了價格外,地段、量體亦是地上權觀察重點,近年推出物件幾乎都有地段效益,也為國有地常見優勢,包括忠孝東區、大安森林公園、古亭、中正紀念堂等區域,同時博得建商與買方眼球,增添出手動機。

地上權物件常被作為投資出租用,因此如「麗寶鵬程豐潤」、「基泰大安」與「虹耀今采」均有不到20坪的小宅規劃,一方面壓低總價迎合市場,另一方面便是易於租賃創造投報,比如「虹耀今采」,招租廣告來到四、五萬元,換算投報率約3%,不少地上權案便以此方向訴求。
▪去年房市飆漲就是炒作!顏炳立:漲5%還能接受、15%就是炒房
▪泰緬強震大樓垮掉...專家嘆「別買海外房地產」:法規陌生、只聽代銷話術
▪陶朱隱園公開銷售!富人擠爆看屋 顏炳立:高樓層一坪賣500萬合理
▪買房只有4因素取捨!「嚮往新建案、但溢價多」:住久高級設備也成普通五金
▪買房頭期款不夠用信貸來湊? 張希希:千萬不要…月付壓力會爆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