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看壞?外國人投資台灣不動產業年減4成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台灣房市轉冷,外資投資台灣不動產業金額也驟減,依據經濟部公布數據,2022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約3.66億美元,較2021年6.53億美元減少44%。

大家房屋企研室總監郎美囡表示,去年全球主要國家升息因應通膨,連帶造成各國不動產價量震盪,讓國際投資人及相關業者態度轉為保守,台灣由於兩岸關係緊張,更是挑動不動產投資人敏感神經,投資步伐放緩。

觀察12年來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2013年到2015年台灣不動產市場前一波高點時,每年都有超過4.8億美元的投資金額,但到了房地合一所得稅登場的2016年,投資金額驟減至3.17億美元。

不過隔年房市開始谷底反彈,2017年投資金額高達7.17億美元,創下12年來新高,之後連2年下滑,2019年僅2.81億美元,比房地合一上路當年還低,但到了2021年上揚至6.53億美元,直到去年又大幅緊縮。

郎美囡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國家房地產價格皆因疫情資金潮帶動而價量齊揚,但隨著各國陸續升息、推出調控政策,加上國際局勢動盪等因素衝擊全球經濟,未來不確定性大幅提高,在央行升息後變數增加,影響投資人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台灣去年不動產市場相對平穩,但兩岸關係緊張不僅挑動國際投資人敏感神經,許多國人向外發展,包括國人最鍾情的日本房地產,過去冷了一段時間的東南亞不動產都重起爐灶。

郎美囡表示,不動產業包含不動產之開發、經營及管理,由於因應這波跨國投資需求,不少外來資金成立相關企業,因此去年外國人投資不動產業並未創下史上最低量。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外國人投資者除外商外,亦有不少為僑外資,在房地合一將外國人納入高稅率族群後,海外買家購買房地產現貨相對保守。

資料來源/住商不動產
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不過,近幾年不少台商回歸,因應高資產族群需求所成立的家族辦公室也成為新顯學,面對政經動盪與不可確定的未來,不動產業會進入新局面。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 中央公園房市熱度飆升!2024年五大高價社區排行榜公開
▪ 針對114年2月13日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11至12樓氣爆事件
▪ 取經地方創生經驗 富宇慈善基金會2025募計畫啟動
▪ 帶裝潢的房子能買?安娜:新成屋的話不建議除非「這情況」
▪ 「地面師」就是土地詐騙師…扮地主假證件騙走建商百億!安娜:買房一定要用履保帳戶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