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事會議事錄摘要出爐 鷹派理事:續加碼房市管制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著眼國內疫情嚴峻、通膨升溫,中央銀行6月16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息半碼並調升存準率1碼;儘管多數央行理事表示贊成此項決議,但也有不少「鷹」派理事跳出來發言,認為「升息半碼為非常規且力道不足」,且已連兩季未處理房價問題,因此有所疑慮。

央行今(28)日公布理監事聯席會議議事錄摘要,會中多數理事表達支持政策利率調升半碼及存準率調升1碼,並表示本次為採取價量同時緊縮政策,可顯示央行對抗通膨的決心。

不過,也有數位鷹派理事會中發言,強調台灣通膨壓力較實際數據顯示高出許多,不管通膨是來自供給面或需求面,均會影響通膨預期,為央行須著力的地方。以往經驗顯示,無論何種類型的通膨,背後都是寬鬆貨幣政策環境所造成。若央行態度愈明確、愈堅決、愈早提出有效的政策,則愈可能及早控制通膨預期,之後經濟步入衰退的機率就愈小。儘管貨幣政策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惟若不及時推出有效的政策,則無法解決問題。緩慢且力道不足的升息對抑制通膨與通膨預期沒有太大助益。

該位理事還說,在房市方面,2020年起央行推出四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但每次政策均謹小慎微,力道不足,政策可能無法有效。若由房價、房貸集中度、家庭負債占GDP比重、房價所得比、房貸負擔率等指標觀之,部分指標已屢創新高。央行3月沒有處理房價問題,本次(指6月)亦未處理,因此有所疑慮。雖然採取不同政策工具組合,可加強政策效果,惟本次政策組合的力道仍顯不足。與全球其他央行政策相較,央行升息半碼為非常規且力道不足。

對此,有位理事指出,近三年受美中貿易衝突、新冠肺炎、俄烏戰爭等無法事先預期事件之衝擊,造成全球與國內物價大幅波動,國內外機構因而不斷上修通膨預測值。美國通膨是由供給面及需求面共同推升,致通膨率相當高,所以升息幅度也大;但國內通膨主要是供給面造成,民間消費需求動能仍和緩,政府也採取穩定物價的供給面措施,使國內通膨率相對主要經濟體溫和,所以升息幅度也較溫和。但若本年通膨持續居高,應續朝緊縮方向走。

至於央行推動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主要在避免銀行將過多信用資源投入房市,以促進金融穩定,並非直接因應房價問題;因此,衡量信用管制成效,應觀察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逾放比率等金融穩定相關指標。目前銀行不動產放款控管尚佳,且其他部會推出健全房市措施之成效仍待觀察,近期房市交易也趨和緩,而本年3月以來持續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亦有助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故可維持現行信用管制措施。

有理事關注台美利差擴大問題,並指出近來新台幣匯率貶值,雖然主要反映外資匯出,但Fed於6月升息3碼,7月亦將持續升息,本次央行若僅升息半碼,可能導致追逐利差的企業或個人匯出資金,加重新台幣貶值的壓力。由於國內物價上漲主要與原物料等進口物價上漲有關,若因利差擴大導致新台幣貶值壓力,將不利物價穩定;而台灣通膨相較他國平穩,主要是因油、電、天然氣等採取價格凍漲與補貼。由於當前國內經濟金融情勢與3月並無太大變化,且美國大幅升息,故本次央行升息幅度以1碼較為妥當。至於調整存款準備率,央行已十多年未調整,且在超額準備部位偏高情況下,調升存款準備率的影響可能有限。

數位理事關注未來經濟情勢不確定性高及台美利差擴大問題,並表達央行貨幣政策宜更加機動,在9月央行理事會前,若有需要,央行可加開臨時常務理事會議調整貨幣政策,以彈性、快速因應。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