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台海危機為何房市爆50萬棟天量?專家揭原因
中共上周起在台灣周邊軍演「鎖台」,許多人聯想到1996年飛彈危機,覺得房市可能不妙。但翻開官方統計數據,1996年買賣移轉棟數達508,748棟,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1995年與1997年也分別創下史上第二高及第三高紀錄。
為何當年中共武力威嚇台灣,形勢緊張,高資產族掀起一波移民潮,房市交易量卻不減反增?
熟悉房市變化、著有「房市激盪五十年」的宏大估價師事務所所長卓輝華表示,主要是那幾年房價有感下跌,帶動剛性需求增加,因此交易量反而增加。
不過,他說,當年的房價下跌和飛彈危機沒有太大關係,當年房價下跌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由於1980年代房價漲太快,政府從1989年開始打房,全台除了台北市小跌一下即回穩外,其他外縣市都是一路走跌,中南部尤其明顯,到1995年時,平均跌幅多達二到三成。
第二,1991年政府開始容積率管制,建商為避免已購土地,因容積管制損失可售面積,紛紛搶建,結果在短時間內大批建物落成,市場明顯供過於求,加速房價下修,而且回漲不易。
卓輝華表示,就在這兩大因素下,加上1990年前後,戰後嬰兒潮世代正好來到40歲到45歲,正值最具購屋力的黃金年代,而房價供給多,房價又下跌,剛性需求積極買房,因此造就一年50萬棟交易的驚人紀錄。
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則認為,當年恐慌程度遠高於現在,從統計數據來看,戰爭的恐慌確實造成市場大洗牌、大換手量,有錢人用腳投票移民他去,拋售手上資產,中產階級無力他想,勇於低接,而事後證明當時勇於承接的後來都是贏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