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找個家/吳良民 求有再求好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30年前,台新銀行消費金融處副總吳良民當時在高雄上班,對一個剛踏入職場沒多久就結婚的年輕人來說,沒有太多選屋的本錢。一位仲介跟他說「有一棟快蓋好的大樓,有位屋主怕繳不起房貸想出售頂樓房子」、「這裡未來是重劃區,對面會蓋小學…」。

圖/經濟日報提供

吳良民當時不知道仲介講的是不是真的,他只知道一坪比別人便宜一、二萬,就毅然決然下手。而仲介講的重劃區就是現在鳳山文山特區,對面小學早已蓋好。房子出租至今,不僅早已回本,還持續收租中。第一次購屋,先求有再求好,當負債轉換可活化資產時,還可以有租金收入。

後來因工作調到台南後,他依然選擇在尚未發展的鄭子寮重劃區買下一間透天房子,是看上商業區旁的綠地及低密度住宅區,且有國小及國中預計地,非常有發展潛力。隨著Costco、特力屋及Uniqlo陸續進駐,生活機能更加完善。第二次買房,考慮居家環境、小孩就學及未來發展潛力等,設法降低負債以維持家庭生活品質,那些年,他一領完年終獎金就會去還房貸。

幾年前調到台北工作時,想再買間房子,但一直猶豫不決。

今年大兒子從美國研究所畢業,如決定在台北工作,父子就合力在台北買間房子。第三次買房,還是偏向選擇具發展潛力的重劃區,房子具備保值與抗跌特性尤為重要。

吳良民認為,人生不同階段應依財務能力、住家需求及置產保值,達成各階段不同的購屋目標,購屋前更須「停、看、聽」:

停:停下腳步先檢視自身支付能力及購屋需求,為何要買?買在哪裡?什麼樣的物件?及如何償還貸款?買房容易但還款卻不易,不要一輩子當房奴而失去該有的生活品質。

看:設定「購屋目標」後要親自到現場看屋,多看多比較才會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屋況格局、生活機能、交通便利及住戶、建商、環境品質等都是看屋的基本條件。吳良民非常重視入屋「第六感」,住在自己舒服空間內才能真正享受家的幸福感。

聽:除了家人需求外,也要多聽專家或銀行界朋友的意見。例如,該區發展潛力多大,是否有交通或重大公共建設、百貨或賣場進駐,及在買屋交屋過程中須注意事項。也要多聽該物件的缺點,是否在自己可接受範圍內。

不論那個階段買房都得回到基本面,包括經濟能力、購屋需求及還款計畫。選擇房貸不能單純以寬限期為考量,應考量貸款利率、額度及年限等要素,貸款額度越高及年限越久,所付出的利息及償還支付風險也隨之提高。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