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鶴鳴:議價空間變大 看準就下手
【經濟日報╱記者郭及天整理】
「房價會跌嗎?」這句話似乎成為每個朋友看到我的問候語。 然而這個問題的背後,實則隱含渴望「築夢」的動機。
如果房價下跌?現在可以買嗎?首購、換屋的族群是不是可以進場了?還是再等一會兒?高資產族群,資金仍需要有優質投資標的,但打房政策一波接一波,高處不勝寒,該買何種產品?人人都在問。
觀察近半年房地產市場仍維持價漲量縮的情形,量縮之大從源頭就能窺知一二,買賣移轉棟數的相對減少,以台北市為例,去年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為20,047棟,而今年上半年降為16,694棟,下滑了16.7%,但平均價格卻從去年上半年每坪57.5萬元,變成今年上半年的每坪59.9萬元,成長了4.2%,另外預售案場看屋人潮降溫,銀行放貸量下滑等現象,特別是年底迎接重要的九合一選舉到來,選舉漸熱,打房政策更緊湊,房市買氣因此下滑。
量縮是不是必然價跌?觀看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房地產應該是要走入空頭循環,但是所有國家都有「大到不能倒」的壓力,造成市場的資金「真氾濫」,即便量化寬鬆(QE)退場議題從未間斷,但是要回到過去的狀態,似乎難上加難,即便政府再怎麼打房,最後總是以「量縮價平」、甚至「量縮價漲」收場。低利環境成為常態下,加上持有成本低、失業率降低,景氣回溫,所得能力增強,法拍市場更來到低點,民眾沒有急迫賣屋的原因,「實價登錄」因此成為房價支撐點。
回到投資的決策,每一個人因需求、條件、資訊與能力不同,「風險報酬曲線」也不一樣,決策當然大不相同。首購族在人生尚無第一間房子時,一定要先求有再求好,未來結婚、生子有換屋需求,即便面臨景氣差,房價下跌了,但賣便宜買也相對便宜。
「 請鑑價!」,一隻頂級通透「冰種翡翠」的手鐲也一定會有人願意收藏;但相對只綠不透的平凡品項,在資金潮時也許可以鑑得高價,但若景氣反轉,必然乏人問津。對於以長期投資房地產為理財目標的民眾,在全球經濟一片混沌不明時,買的當下都要考慮未來要賣給誰,只有好的產品才有高的流動性,但一個好的標的絕不會是最低價買到,因為想要出手的人通常心中早有定數。
每一位準備出售的屋主都有心中的價格區間,在景氣大好時,堅持區間的最高點,在景氣不好的時候,願意在區間的底線賣出,現在也許就是個好時機;一連串的打房政策讓不動產交易量震盪,但這種震盪是短暫的,可遇不可求,雖然議價空間是有變大,但要房價下跌三成幾乎是不可能,錢可以再買賺,時機不會再來,光陰蹉跎一去不復返,規劃好你的能力,想好你的需求,「把握時機,築夢踏實」。
(本文作者是台灣房屋地產集團副總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