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高橋小鎮 三段式田園旅程

聯合新聞網 室內interior
旅居中心入口即是訪客大廳。

【文.室內雜誌編輯部】

《峨眉山高橋小鎮》位於中國四川的峨眉山市高橋村,這座純樸村莊擁有山泉水資源,自古以稻禾聞名,綠油油的稻田遍布,有如寧靜的世外之地,一片田園淨土。業主期望,整個旅遊村計畫能以質感文旅定調,讓重視文化內涵與深度體驗的客群到此享受純粹美好。

以自然環境作為序曲,建構田園旅程。

園區佔地廣闊,設計團隊建造三棟建築,分別位於山腳,山腰和山頂,串構成一段由淺至深的田園旅程,讓當地的風光、特產、氣息共構成獨特記憶,詠讚歸隱田園的寧靜與美好。

旅居中心平面呈扇形,採用屏牆分界,令各區完整。

第一棟為「旅居中心」,利用村口新建的商街街角鋪位打造,藉其鄰近村口,能較連接國道之便利,方便接待訪客,在此安排體驗行程與導遊內容,同時也為日後村內民宿預留前台。「旅居中心」空間裡選用的材質、家具均扣合自然,藉由大地色調與質樸無華打動人心,讓來自都市的旅人能被舒緩氛圍感染,拂去旅途風塵,踏入沉浸田園的起點。

田間食堂讓建築低調的隱身為環境之中,仿佛一直存在原地。

第二棟建築「田間食堂」是在舊宅基礎上重建的房屋,強調建築徹底根生在地且融於環境。田間食堂擇址於田野中央,藏身在竹林之後,進入食堂前需穿過果林與稻田,被自然氣息吹撫。

田間食堂選配當地民居常用見的老木料、家具,令空間具有溫度。

建造時,因是在舊民居新造的磚瓦結構,為求與原有建築地基相揉合,因此整體建築輪廓延續民房樣式,並聘請當地的工匠以傳統工法建造,原汁原味呈現在地工藝與平層瓦房。而室內對外開口則面朝稻田迎風,使賓客完全沉浸於田園氣息之中,在此享用當地新鮮採摘的瓜果蔬菜與柴火飯。

田間食堂的茶台來自人民公社食堂製作。

咖啡小館位在山頂,規劃時已決定將原本的地形、植被,耕地石頭全部悉數保留,為避免破壞山林,在選定位置以高腳屋型態呈現,令建築架空抬高,山溪水流得以穿過建築底部,環境的古樟樹與新建築能相互守望,謹守相融原則,不顯新舊分別。

咖啡小館是杆欄式建築,位在坡地且居高望遠。

也因建築體被架高了,進而地面成了室內空間的「第五立面」,刻意使室內的降板沙發區地坪呈現透視效果,視線能透過玻璃地面,俯見建築下方溪水緩緩流過的動態,就像為建築打開另道外牆般。除了立面大量開窗,令環境風光透入室內,遊客也能在戶外露台上,居高看望峨眉金頂或俯瞰山下綠田,一切在外亦裡,在裡似外。

咖啡小館打開外牆,讓景色透入室內。

全案三個建築空間均以「退讓」作為思考決定,希望讓人造物退於自然之後、退於人之後。新造建築的外觀均延續當地民居風情,所有開窗與聯外動線亦十分強調室內與環境自然之聯通。在一切謹守低調與融入下,新建建築顯得親切,仿佛早就一直存在原地。

咖啡小館室內覆蓋夯土灰泥的量體,內部規劃廁區與廚房吧台。

最大化呈現在地性是全作的另項特色。設計團隊選用在地民居的常見用材,在專案前期即深入走訪當地,留意到當地許多正在翻新或拆除的民房,精選老房的堅實木料再運用於三棟建築裡,作為結構、板材或家具材料,使其延續新生。整理舊木時,也刻意保留木材的歲月痕跡,經過簡單的打磨、拋光後,呈現老木料的溫潤皮殼。

咖啡小館的舊木元素,刻意保留木材的歲月與使用痕跡。

全作的藝術陳列與軟裝配飾與空間設計同步進行,大部分飾品或家具是從當地舊貨市場選來,比如田間食堂的茶台來自人民公社食堂製作,茶室的踏階木塊原本是村民家閒置的家畜草料的砧板,落地的大木盆是儲藏穀物糧食的米缸等等。由大至小,無不緊扣當地民居風情與生活情境,讓質樸、在地與自然深度交織,共譜動人的田園詩歌。

資料及圖片提供/深圳超級平常設計

閱讀全文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