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滑 推案減千億、價格竟還在漲 專家曝2因素
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今年Q2新建案推案量約為2,001億元,較今年Q1銳減逾千億元,季減幅高達約35%。累計今年上半年,北台灣推案量約5,09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近500億元,年減幅約8.4%。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疫情、升息、股市急殺,以及全球經濟放緩等利空因素,對市場信心衝擊極大,不只買氣轉為保守觀望,建商也索性提早放假,放緩推案腳步,不過,目前漲價現象仍相當普遍。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雖然買氣觀望,但因推案也減,競爭壓力並未加大。第二,中古屋因房地合一2.0上路,不少投資物件被鎖住,市場供給減少,價格明顯上揚,不少熱區中古屋和新建案價格相差不大,消費者乾脆選擇新屋,帶動建案價格持續走揚。
北台灣各縣市中,今年只有台北、桃園等兩都上半年案量成長;其中,台北市今年上半年案量約1,318億,較去年增加100億元,年增約8.2%,桃園上半年推案量1,253億元,年增約6.6%。
何世昌指出,北市今年上半年小宅建案多,這類房型主要瞄準剛性需求,受大環境影響相對低,包括中正、中山、大安、內湖、北投與南港等六區,推案量均逾百億元以上,其中北士科第一波推案潮湧現,帶動北投推案量逾250億元最多。
何世昌表示,北士科住宅目前成交均站上三位數,下半年璞園、國泰等指標案預計公開銷售,開價將再改寫北投歷史新高。
桃園市則以龜山、八德、桃園、大園與蘆竹等五區案量較大,推案量均逾百億元以上,桃園約240億元最多;桃園推案多集中於小檜溪、中路等兩個重劃區,下半年主戰場仍不變,小檜溪新案售價多已漲至4字頭。
新北市今年上半年推案量僅約1,82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55億元,年減幅約16%,傳統推案大量區如中和、林口、淡水、板橋等地全都熄火。不過,讓人訝異的是,新莊上半年推案瘋狂湧現,推案量高達587億元,囊括全新北約32%案量。
新竹縣市上半年推案量降至56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3億元,年減幅約23%,供需失衡的狀況又再惡化。推案量最多為竹北市,案量約190億元,是唯一案量破百億的行政區。至於東區,推案量僅42億,就連湖口、新埔、竹東等蛋白區推案量,都比東區還多。
雖然新竹縣市上半年推案量縮,但下半年推案潮將至,精華區將有不少建案預計推出,缺貨問題可望暫時紓解。
何世昌認為,北台灣上半年有太多建案延推,從329檔延到520檔,又從520檔往後推遲到下半年推出。即使下半年還有選舉因素干擾,但再延下去就要過年了,下半年恐怕延無可延,推案量可能飆到6,500億元至7,000億元,將會相當熱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