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炳立解析房市:要擔心夢醒時分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房市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昨(20)日表示,去年房市投資只有「一場遊戲一場夢」七字來形容,完工就是「夢醒時分」,交屋就變成「心中永遠的痛」。

若是自用型,顏炳立說,則要「長相左右,等待房價上漲」,但他坦言,也是一點機會都沒有,市場的炒作亂源正加速進行。

另外,六都辦公市場再創新量、新價、新高,下一波的買盤將是企業自用需求,惟店面市場「價不降,買不追,依舊無量,買氣不起,仍在復健中」。至於豪宅市場,則是「帶刺的玫瑰」、「孤芳自賞」、及「有錢人的收藏品」,買氣有,但逐漸收斂。

戴德梁行昨天發表最新市場觀點,顏炳立說,去年房市挾持著疫後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低利率,幾乎到了群魔亂舞階段,蛋殼區賣蛋白區的房價,蛋白區又再賣蛋黃區的房價,各地區呈現郊區房子賣市中心中古屋的房價。

顏炳立表示,今年房市是「虎嘯市場,只剩貓聲」,在利多的環境條件下,仍可樂觀看待,但市場主流熱度來源仍然以土地及自用剛性產品、少數避險、抗通膨的資金買盤為主,蛋白產品會再熱,若是疫情趨緩可控制,不危及生命,各類產品將開始有自用、避險、投資、抗通膨的買盤介入,雖有動能,但主力剛性自用型的產品,將會到達滿足點後買氣逐漸趨緩。

展望2022年,房市靈魂是「土地」,顏炳立指出,靈魂活躍,房價穩,房市樂觀,但在政府打房且全力斷金流情況下,買氣收斂不再熱了, 去年房市沒有雞犬升天,卻炒到雞飛狗跳,以為大行情來了,土地、蛋白產品硬炒熱市,炒作買氣大於真實需求,2022年黑天鵝變大隻,房市將呈現「價不漲、量不增、買氣不強、市場穩健不會熱」四不現象。

今年土地及房子皆會有潛在的需求,土地有量的城市,房市繼續看好,價、量、買氣,皆會有10%以上的增漲,第1季土地市場交易仍樂觀。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