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設實體店 市場洗牌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店面空置率創新高,但不少電商、網購平台趁著這波疫情逆流而上,開始在二線,甚至一線商圈開設實體店面,舉凡蝦皮、網購化妝品、服飾、虛擬廚房等。

專家表示,電商崛起未必是實體店面的末路,反而因為物流、取貨、體驗式消費的需求,讓商圈產生質變,各商圈的強弱也因為市場需求改變,重新洗牌。

國際觀光旅客大減,商圈的強勢業種出現改變,過去多半多倚賴精品、知名品牌主導商圈型態,隨著疫情爆發及電商崛起,加上歷經租金修正,景氣走下坡的業種,逐漸退出商圈的核心,精華地段空置出來的店面,讓新興或財力雄厚的集團式通路業者逢低接手。

房仲專家指出,實體店面的需求不會消失,仍有其一定的優勢,尤其像是需要實體店面的零售業,已經從店面展示銷售模式延伸到體驗式消費。至於電商方面,因有到店取貨的需求,仰賴物流取貨據點,也擴大了店面的投資價值。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疫情讓商圈型態出現改變,電商的布局策略,像是蝦皮店到店,也因應物流的需求,開始在二線店面展店,且電商較不需選租在一線店面或是醒目的三角窗店面,而電商大規模的展店也會間接影響店租、人事成本較高的實體店還有超商的布局策略。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