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盯炒房 設兩機制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政府緊盯炒房團動起來。金管會去年揪出炒房團使用ATM存現金方式,幫多戶房貸戶繳息,躲避金流查緝,金管會今年2月再度發函給銀行公會,針對防範投資客炒房以及人頭戶申貸問題,建立兩大機制,重新統整新的執行方式,以利銀行執行風險基礎納管。

金管會過去專案金檢中,發現零元炒房團利用第三人現金存入方式,協助借戶支付房貸息。

這兩大機制分別為,第一,希望銀行落實案源查核以及貸放前各項徵審作業,針對高風險投資客炒房以及人頭戶申貸交易可能演化態樣,持續滾動檢討內控機制;第二,建議銀行使用風險基礎方式,建立有效內部監控以及查證防範機制。

根據金管會發函內容,建議銀行針對高風險投資客炒房交易態樣,以及高風險人頭戶,例如可以建立定期資訊系統,篩選一段期間全行房貸客戶繳息扣款帳戶交易紀錄,並分析是否在短期間內,利用同一個ATM存現入不同帳戶情形,再針對異常情形,輔以ATM影像調查。

具體建議上,可以依照銀行風險控管情形,納入三大事項考量。第一,落實KYC機制,依照自行房貸客戶的風險屬性,例如區分投資或是自住客後,再將已繳息還本尚未達一年的新房貸客戶、但屬於高風險者,納入資訊系統監控範圍。

第二,系統設定篩選範圍,可以排除已經經由銀行判斷為經常性交易等;第三,ATM影響調查,可排除包括存入帳戶前餘額已經足夠繳納當期本息,另外可以排除銀行詢問被代繳本息房貸客戶、已表示其存款人為親友或具有其他正當關聯性者。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