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炒房法案 三議題聚焦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周三(21日)將排審《平均地權條例》打炒房法案,將聚焦炒作定義、...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周三(21日)將排審《平均地權條例》打炒房法案,將聚焦炒作定義、管制私法人購屋、法案上路時間三大焦點,立法院會期已進入倒數計時,不過若委員會審查有共識,仍可力拚本會期三讀。

內政部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祭出嚴懲炒作、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解約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五招,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強調,修法是促進市場健全,並非打房,盼本會期能加入三讀。

在法案送進立法院進八個月後,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本周將首度排審,據悉,朝野討論將聚焦三大重點。

首先,對於嚴懲炒作,各界雖然有共識,立委版本也多有提及,但仍有立委、業界擔憂,內政部版本最高罰5,000萬元,金額不低,但實務狀況千變萬化,炒作如何定義,如何在修法條文中有清楚界定,將是攻防焦點。

根據內政部現行草案,共列出四種樣態,第一是以網路、說明會等方式散布不實資訊,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第二是與他人進行虛偽交易營造不動產交易活絡假象;第三是揪團連續買入或加價轉售不動產,影響市場秩序;最後是其他影響交易價格或秩序的操縱行為。

其次,目前對於內政部草案祭出私法人購屋管制,各界仍有雜音,認為營利事業買房已納入房地合一2.0,最高稅率達45%,已達到遏止效果,若要直接限制購屋,是過度干預市場。

內政部官員坦言,對於限制私法人購屋,確實各方意見較為膠著,但內政部會持續溝通。

目前內政部草案是建立私法人購屋許可制,若要購買住宅使用房屋,應檢具使用計畫,經內政部許可,原則上僅容許做員工宿舍、長期出租或都更危老取得產權所需,並規定五年內不得移轉。

最後則是法案上路時間,攸關內政部打炒房重拳何時生效,內政部所提草案中,針對限制預售屋換約、私法人購屋許可制、預售屋解約實價登錄、檢舉獎金制度等四項規定,由於涉及子法訂定,都將由行政院另訂「日出時間」。

不過也有立委提案,直接規定總統公布施行六個月內生效,降低模糊空間。

延伸閱讀》

打炒房法案 立委喊提高「紅單」罰鍰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