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三樣態 官方明確定義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內政部打炒房,將明確定義炒作樣態。包括發布假訊息、排隊製造熱銷假象、透過社群揪團...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21)日表示,全民對於房地產炒作深惡痛絕,在此波修法中,內政部將明確定義炒作樣態。據悉,包括發布假訊息、排隊製造熱銷假象、透過社群揪團炒作等三樣態,都會在修法中正面表列,符合炒作定義者可開罰。

內政部去年底宣布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祭出包括全面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嚴懲炒作者、預售屋解約需申報、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五重拳。

花敬群昨日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網路節目《新聞不芹菜》專訪時表示,修法主要禁止預售屋換約,杜絕炒作管道,他形容,「就像小偷沒有地方賣贓物,偷東西就沒有意義。」

花敬群說,去年內政部部務會報通過修法後,就已看到檯面上的炒房團、Line群組接連傳出關站,許多預售屋投資客決定出場。

此外花敬群提到,過去有人認為炒作也是市場機制,但像是《公平交易法》對於壟斷、聯合等行為都有定義,內政部這次修法也將明確定義炒作,未來符合一定樣態,違者將處100萬至500萬元。

據了解,在內政部修法版本送進行政院討論後,為了讓炒作定義更具體,內政部將調整文字,明確「正面表列」炒作樣態,包括發布假訊息、排隊製造熱銷假象、透過社群揪團炒作等行為,都會列入,被視為炒作行為。

花敬群表示,目前平均地權條例、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等修法,已由政委審查完成,後續送行政院會討論,內政部也會持續與立委溝通修法內容。

此外外界有部分聲音,希望政府加重囤房稅,對此花敬群昨日在節目中表示,囤房稅議題某種程度上被政治化,甚至成了面子問題,台灣房地產稅制根本的問題在於稅基過低。

花敬群認為,囤房稅也可是一帖藥,的確不是完全沒效,但也絕對不是神藥,對於近期不少地方政府陸續宣示跟進囤房稅、採差別稅率,他表示樂見,但也須提醒,可能會有一定副作用,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導致租金上漲,為打炒房,讓房客承擔副作用,並非政府樂見。

花敬群表示,抑制房市炒作,跨部會都有提藥方,例如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財政部房地合一2.0等。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