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房貸、建融 增速趨緩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政府打炒房、阻卻銀行資金流向不動產市場見效。據金管會統計,2021年12月本國銀行承做房貸與建築融資餘額合計達11兆9,254億元、年增10.33%,成長力道創2021年來單月新低,顯示資金流向不動產速度變慢。

金管會房貸加建融合計11兆9,254億元,較央行前日公布兩者合計11兆6,114億元,還多了3,140億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解釋,主因是金管會建融涵蓋了房屋興建屬自住部分,因此範圍較央行大。

童政彰說,金管會和央行近年提出多項打炒房措施,防堵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貸款,觀察2021年的房貸、建融、及房貸加計建融,這三大指標的年增率都已逐月下滑。

據金管會數據,去年1月國銀房貸年增率9.09%、12月僅略增到9.29%,增速趨緩,建融年增率也從1月16.77%降到年底的13.32%、降幅最大,房貸和建融從也從年初10.99%降到10.33%,是今年單月年增率新低。

金管會昨公布2021年底本國銀行承做房貸、及建築融資餘額統計,國銀房貸餘額8兆7,624億元、年增9.29%為四個月新高;建融餘額3兆1,630億元、年增率降到13.32%是連五個月走低。

若以單月來看,12月房貸加建融餘額合計11兆9,245億元,較11月增加1,542億元,月增額創歷年單月新高,童政彰說,主因是房貸餘額增加較多所致。

他說,12月房貸增加有兩大因素,一是農曆年前交屋潮,包括整批房貸、和分戶貸款新撥款,二是下半年疫情趨緩,六都12月買賣移轉棟數也較上月增加。

一家商仲不動產業者分析,打炒房有沒有效,須分兩層面來看,一是看房貸和建融逐月年增率,從2019年來「年增率月月飆新高」到2021年下半年首度趨緩,顯示資金流向房地產速度趨緩,從政策面來看,可說政府斷金流見效。

二是,若是從市場面來看,資金依舊持續積壓在房市,很難壓抑民眾對「買房抗通膨」的自我預期實現的需求,導致房市價量齊揚,這塊很難抑制。

央行和金管會陸續公布去年12月國銀房貸和建融年增率,出現明顯降幅,又以被視為建商信心指標的建融降幅最大,打炒房奏效了嗎?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直言,事實上,預售屋市場依舊炒翻天。

他說,目前炒房「炒最兇是預售屋」,但預售屋並沒有貸款問題,只要不成交成屋,炒房客依舊可以避風頭。

他說,這些炒房客炒預售屋,沒有貸款壓力,因為不需跟銀行往來貸款「預售屋完全不受央行和金管會打炒房影響」。

據透露,還有民眾甚至怕未來買不起,已經把預售屋當成期貨在買,先搶先贏、鎖定成本,在交屋前還有換約獲利、轉進理想物件的機會。

黃舒衛說,近期通膨議題炒太熱,民眾透過買預售屋做投資抗通膨的預期心理持續發酵,雖預售屋沒有貸款流入的立即壓力,但建商獵地、請照需求並未中斷。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