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陽花靠攏,政府打房政策出籠」
文/【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李同榮】
「壓低房價三成以上或提高家庭平均所得五成以上才可能履行江院長的打房政策」
我們深深感受執政黨在324太陽花學運後,企圖努力挽回年輕族群的向心,並為了避免政策失靈導致遍地開花的擴大效應,因此,政府拋出為年輕人買不起房而出氣的「打房政策」,企圖轉移學運後紛紛擾擾的焦點,果然昨天房產的股價暫時應聲下跌。
到底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真有辦法用打壓的政策緊縮到十倍以下嗎?這要從兩個角度深入探討:若政府不是要將台北市平均房價打垮三分之一的跌幅,就是要提升平均家庭所得百分之五十才可能把房價所得降至十倍以下。
擧例,若台北市平均房屋總價1800萬,平均家庭年所得120萬,房價所得比剛好15倍,假如政府企圖將房價所得比壓低至10倍以下,只有兩個方法,其一是家庭所得不變,政府將平均房價打壓至1200萬,這様除以家庭平均年所得120萬,房價所得比剛好是十倍,那房價的跌幅將超過三成(1800-1200/1800),問題是銀行是否受得了洶湧而來的超額逾放比?第二種方法是房價若是持穩不變,政府就要設法促進經濟快速成長,每戶家庭平均年所得要增加到180萬,與平均房屋總價1800萬相除,房價所得比才剛好是十倍,問題是在台灣全民薪資所得幾乎停滯在十年以前的現況下,政府要有能力將家庭平均所得一下子由120萬拉升到180萬,所得漲幅需達50%(180-120/120)以上。
再說,政府若打壓房價三成以上的跌幅,可能造成全民資產縮水以及金融海嘯再起的危機,另一方面政府也根本無法立即提出有效的經濟振興政策,家庭年所得提升只會是一場政治的泡沫幻影。
「務實的住宅政策 與稅制革新,才能解決都會高房價問題,也才能挽回年輕族群的向心」
我們認為,現階段政府只想以「增加非自用住宅持有稅」或「增建合宜住宅」都無法解決都會高房價問題,政府應立即召開房地產住宅革新政策會議,傾聽各界聲音,徹底從持有與交易稅制革新,以及往住宅供需政策檢討與調整,並廣建只租不售社會住宅,且有效的引導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或多元化的投資,才能真正有效解決資金過剩與都會青年居住不易的難題。
為政者若光靠幾句話,或財經官員單獨與少數學者或專家閉門造車,就想讓房價所得比大幅降低,其實只是治標而已,但結果卻會是無濟於事,這樣會令人認為政府只是在利用年輕人的痛苦購屋指數,提出臨時片面的打房政策,藉機與太陽花年輕學子靠攏,並企圖附和年輕人買不起房的不滿心態,轉移學運紛擾的焦點,最後,當政策失靈與政治謊言被搓破的同時,遍地開花的學運再起,將會帶來更無比嚴重的後果。
因此,政府在研擬打房政策之前,不得不謹言慎行從長計議,研擬出各界確認可行的住宅政策方案,才真正是廣大百姓之福!
相關新聞
2011第四季全台十大漲幅排行出爐
後馬英九時代 房市政策兩大議題必受重視
從總統大選 預測台灣房地產未來發展趨勢
2012Q1六大都會行政區漲幅前三名出爐
2011奢侈稅籠罩 Q4房價呈盤整待變走勢
實價登錄上路前 消費者應有的認識
豪宅搶賣 實價登錄後會改善嗎?
專家論市/房市關鍵在今年 轉變在明年
李同榮:馬政府的公平正義 將揮垮台灣經濟
房價透明化 「膨風」的是政府還是業者?
不動產實價登錄資訊公開後 真能揭開國王的新衣?
反效果!政府想「做對的事」偏偏「做錯的政策」
「利率低」非助漲房價「提升利率」也非控制房價
台灣資金淨流出 影響「房地產價量」的推升動能
刪「實價課稅配套條文」政府如「此地無銀三百兩」
豪宅實價課重稅 對打房真有效嗎?
房仲業自救聯賣創商機
評300位學者組「房改聯盟」的另類學運
「向太陽花靠攏,政府打房政策出籠」
房價降溫 是實施奢侈稅的效果?
房地產持有稅要優先改革 交易所得稅要從長計議 李同榮再提三大質疑
房地合一稅制改革 是要由繁入簡 還是更加繁複?
評連勝文與柯文哲的社會住宅政策
選前一條龍 選後一條蟲的住宅政策
無殻蝸牛要睡「帝寶」前 不如睡「空總舊址」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