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找個家/蔡昌言 注重四要點

中佳電力公司總經理蔡昌言是在他36歲時,拿著他多年打拚存下的第一桶金,才在林口買到他的第一棟房,居住至今已有15年,而且,他並沒有換房打算。
他認為,現在房價高漲,蛋黃區和蛋白區價差愈來愈大,人生不一定能換第二棟住宅,因此他建議年輕人多斜槓先儲蓄,具備一定經濟條件後再出手買房,並且買第一棟住宅時,就須將對居住空間的長遠需求納入考慮。
學界出身蔡昌言,買房策略很務實。他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攻讀博士四年半期間,拿全額獎學金,省吃儉用,學生時代就攢了一點積蓄;2003年返台在中正大學任教,夫妻倆約定好都上班,拚雙薪存錢,四年下來,共存下了約200多萬元,攢夠了買房第一桶金。
2007年他從中正大學北上到位在林口的師範大學第三校區任教,手上有積蓄、又有居住需要,他決定就近在林口找房子,他當時買房考量有幾個重點:一是須近工作地點,因此他選擇離工作地點開車只要五分鐘路程的社區;其次,注重安全性,因此要有保全,從社區大門進到家門口共有三道門禁。
第三,重視家人生活空間。蔡昌言有三個小孩,因此空間要符合家人需求,他買的房一層樓只有一戶,整層樓空間可為家人所用;第四是價格,他很幸運的,在金融海嘯前夕,在林口以一坪10多萬元購入現在69坪住宅。
近年台北市房價飆高,蔡昌言認為,年輕人不要一心只想在台北買房,而要考量實際問題,剛出社會才20多歲,經濟條件尚未成熟,若硬要買房,門檻太高,壓力會很大,不要勉強買房。
他建議年輕人應該先存錢,在年輕時候多斜槓或兼差打工,以他自己經驗,他打拚了四年才存到200多萬元,除了教職工作外,期間只要有各種演講、研討會、評審活動,他都會爭取參與,增加收入;此外,也要和家人取得共識,在年輕階段多打拚並節儉度日,將經濟預算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他認為,30至40歲之間才買房,經濟條件成熟許多,也才會有較豐厚存款。
他表示,買房畢竟是要自住,地區也不一定只看台北,而是要在工作、生活圈,並衡量實際負擔能力等三方面均衡考量,不一定都要搶進蛋黃區,也可以考慮住在蛋白區。
隨著工作轉換,蔡昌言現在辦公室位在台北市區,但他仍住在林口他買的第一棟住宅,開車上下班。而今的他,經濟條件更上一層樓了,但他也不輕言換屋。
▪ 興富發前董座出手!砸10億買高雄仁武1500坪地 單價創區域新高
▪ 六都9月買賣移轉棟數 台北市竟「爆大量」專家點2原因
▪ 台中年輕人買房選哪裡? 「這一里」30至39歲十年暴增7倍
▪ 買房不住卻另租別屋? 內行人曝聰明做法「睡飽飽又賺1萬」
▪ 高雄、台南二都今年前3季房屋移轉量 雙創5年來新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