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找個家/林俊辰:買房貴在能創造家庭價值
台灣新光商業銀行副總經理林俊辰表示,買房子,不論出於什麼動機或理由,絶對是一生中除了結婚以外另一個影響未來的重要事情。
例如:新房子的地點是要考量上班方便,還是要考量其它因素?新房子的大小是要夠用就好,還是要考慮增添家庭新成員?新房子的貸款不論金額高低,必定會改變未來日常可支配之所得。
「上述的一切,絕對值得我們在購屋前再三的思考,而且許多因素都是購屋當下無法預知的未來,但我們也不應該因此就裹足不前而喪失擁有人生第一間房子的機會。」
回想起他自己第一次的購屋經驗,也是依序考慮了下列幾個因素後,決定買下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
他的購屋動機很簡單也很務實,就是決定要生小孩,在購屋之前原本與太太是住在十坪大小的套房,考量小孩出生後,三個人要在現有的空間活動實在是太小了,決定改變自己已生活多年所熟悉環境及財務運作,購買一間能創造家庭價值的新房子。
當決定購屋後接下來考量的因素,就是地點了,因為夫婦二人都在上班,考慮到小孩出生後,如果有親人特別是父母的協助照顧,不僅比請保母安心,也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
基於這個理由,他選擇的新家不是離公司近,而是離他父母家不遠處。孩子出世後,不論是父母到家裡照顧小孩或帶小孩去父母家,都相當方便,而且看小孩同時也可以照顧父母,真是一舉二得。
後來小孩長大上幼兒園後,也因為學校非預期狀況多,就像是班上同學發生腸病毒全班需停課一周,或是颱風學校停課,就更加慶幸能得到父母的協助。
再來就是預算的問題,一間房子,動輒千萬元起跳,雖然銀行可以給予貸款協助,但負擔過重不僅成為屋奴,更會影響生活品質,因此一定要好好規劃。
在他購屋當年,是設定以月薪資所得40%繳納本金加利息為上限,換算總價去找房子。以月薪收入7萬為例,40%約為2萬8,000元,以銀行貸款利率1.5%計算,30年貸款期間,可負擔約800萬貸款,再回推八成房貸成數,可購總價約1,000萬。
如果要買更貴的房子,月薪40%是可以調整的參數,但調得越高負擔越重,不可不慎。雖然銀行貸款可申請前三年只繳息不還本,善加利用可擁有更多的財務彈性,但三年過後本金終究要還,故一定要將攤還本金納入月付負擔才行。
決定總價之後,要買新屋好還是中古屋好,又是一個重要的考量,當年他選擇購買中古屋,原因是在相同的總價,中古屋因公設低,坪價比相對划算,室內可用空間更大,有物超所值的感覺。
但中古屋也不是沒有缺點,因適用舊的建造法規,一來車位少,非家家戶戶有停車位,二來樓地板較薄,易受樓上干擾,三則耐震防火較弱,四則公寓厝少了電梯。
如果是新屋就沒有這些問題,但因新屋動輒30~35%的公設比,扣除公設坪數後等同室內每坪單價格高於原計算30%,且以六都為例,因開發早,生活機能較好,區域內少有新屋,故能下手的機會反而中古屋可選擇的機會比較多,而且價格相對實在。所以預算有限的情形下,一定要列為考量的因素。
當決定購買房子後,最後一個重點就是室內裝潢了,因房屋的外觀無法改變,但屋內則是購買後才開始思考如何調整。
當年的他,在預算有限的情形下,買了冷氣等電器用品、活動櫃及床舖就搬進去住,雖然沒有品味,但也怡然自得。以今日的角度,如果可以找個專業人士來設計一下,花一點小錢來提升舒適度,應該是個很好的投資。
試想看看,買了一大串的生活必需品如衞生紙,要收藏在那裏?生活上用得到的家電及3C用品非常多,現存的插頭夠用嗎?光纖及wifi有規劃了嗎?客廳亮度是否足夠?卧室佈置是否舒適?書房擺設是否乾淨俐落?餐廳、廚房動線是否平順?這些看似不重要的細節,如果能在初期一定搞定,必定比搬入後二次施工來得方便許多。
林俊辰說,前面講了這麼多理性的事,看來買房子真的要一點理性來評估,才能夠買得安心、住得開心。但也希望不要因此而畏懼購屋,畢竟無殼蝸牛變有殼,絕對是人生一大成就。
最後他要分享購屋的小花絮,當時因賣方總價與我的出價約有5%的價差,且賣方與他均堅持不退讓,買賣幾乎破局。「理性的我讓步了」,因為從感性的角度去思考,有了新房子、才會有孩子,有了孩子,自己對家庭的承諾會更重大,工作也會更認真,職涯終將有更好的發展。
「這一切正向循環的結果,以30年後的今天來看,這房子給我創造的家庭價值,早就超過那5%的價差,不是嗎?」林俊辰在理性的基礎上,為買房加上感性的元素,成就了今日的美好。
相關新聞
名人找個家/王軍凱 靠買房存錢
名人找個家/馬雲 海外買退休宅
名人找個家/陳佩君:量力買房
名人找個家/只看一間房就下訂 王淺秋四十而立成有殼族
名人找個家/賴明毅 海外投資達人
名人找個家/劉惟中 鍾情蛋黃區
名人找個家/王金生 遵循四要點
名人找個家/胡耀仁 地點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陳映志 鍾情老房子
名人找個家/主播張宇不脫北 換屋卡位大安學區宅
名人找個家/楊植斗 懂精打細算
名人找個家/陳有忠 重地點交通
名人找個家/林東閔 地點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黃大展:挑蛋黃區
名人找個家/房東是購屋路上的貴人?主播潘照文一毛不加買到房
名人找個家/吳大任:買房重時機
名人找個家/蔡明諭 設定三條件
名人找個家/被地產界評為神人 于美人揭房子非賣不可驚人秘密
名人找個家/李耀卿:地點勝買點
名人找個家/曾振順買房 長抱致勝
名人找個家/曾鴻鍊:構築買房夢
名人找個家/40+就退休? 前主播王薇靠買房達到財務自由
名人找個家/鄭禮賢 重生活感受
名人找個家/藝人張棋惠看上百間房買新家 豪華內裝曝光了
名人找個家/李孟修 地點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名師徐薇換屋打造15坪開放式廚房 獨子直播煮出商機
名人找個家/林世德 分享三經驗
591地產小學堂/江柏樂80坪豪宅 公開全台最大聚寶盆
名人找個家/郭芳志 重地段、交通
名人找個家/錢世傑 重機能交通
名人找個家/朱楚文:要勤勞看房
名人找個家/彭鴻珷 重地點、機能
591地產小學堂/直擊美妝大帝's 紙醉金迷別墅
名人找個家/宋捷仁 創業再買房
名人找個家/傅瑞媛 分階段換屋
名人找個家/陳慧玲 重地點學區
名人找個家/葉子菁 買房抗通膨
名人找個家/老婆愛料理 汽車達人龐德打造中島寵妻
名人找個家/空巢期來了!岑永康大房換小宅 打包搬家一人搞定
名人找個家/游國珍 重地點、交通
名人找個家/梅驊 實用性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為愛移居紐西蘭 主播張珮珊海外置產賺錢也賺生活
熱門文章
張旭嵐/電動車是環保趨勢 家裝充電樁卻難倒一群車主
名人找個家/王軍凱 靠買房存錢
賣厝阿明/平均地權條例宣講列車 嘉義市解密
名人找個家/馬雲 海外買退休宅
賣厝阿明/租屋族的消保法《租賃條例》 3重點一次搞懂
賣厝阿明/法拍屋現在適合進場? 法拍標售SOP
賣厝阿明/正確觀念之房仲服務買方篇 7大關鍵報你知
何世昌/擔心建商落跑? 購屋族可以這麼做
名人找個家/陳佩君:量力買房
賣厝阿明/賣房子一定要找地政士嗎?
賣厝阿明/代書費到底是買方出還是賣方出呢?
張旭嵐/買鳳梨去皮更便宜? 台灣實坪制行不行
何世昌/建商腳麻了? 房市差但低首付建案卻意外少
賣厝阿明/買房找房仲 專家傳授5點正確觀念
賣厝阿明/正確觀念之賣方找房仲賣房篇 7觀念要具備
賣厝阿明/預售屋實價登錄要注意 專家告訴你3要點
賣厝阿明/正確觀念之房仲服務賣方篇 「七不五要」一次看
名人找個家/只看一間房就下訂 王淺秋四十而立成有殼族
名人找個家/劉惟中 鍾情蛋黃區
名人找個家/賴明毅 海外投資達人
「戴雲發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獲得專利界最高榮譽 「111年國家發明創作獎」建築類唯一「發明獎金牌」
評估買得起多少錢房子? 專家:不該看總價的頭期款而是每月現金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