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找個家/黎奕彬 地點擺第一
康和投顧董事長黎奕彬認為,買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地點、地點、地點。在購屋時,要先將全家的需求列入考量,並且要設想家裡未來五到十年的需求,資金的控管更是重要。
黎奕彬2005年回台灣工作後決定購屋,主要就是因為有需求。當時他新婚,太太的娘家在內湖,因此決定在內湖置產,最大的好處就是熟悉環境,有家人為後盾。他們有生育子女的計畫,岳父岳母也很願意幫忙照顧小孩,因此內湖是最佳選擇。
黎奕彬說,買房子要有較長期的考量,不能像買車子三到五年就換車,購屋必須有至少五到十年的規劃,除了考慮交通便利及生活機能等因素以外,家庭成員未來的需求最好也要一併考量。例如,即使買房時還沒有生小孩,但未來有計畫生孩子,就要注意房子是否位於好的學區。
雖然黎奕彬的理想購屋地點是內湖一帶,但黎奕彬在看房子時,還是將看屋範圍擴大到鄰近的南港及汐止,以便找到適合的房子。他發現有興趣的標的後,會多看幾次,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白天及晚上、平常及周末都去看,並且會和附近的大樓警衛聊天,了解當地的狀況。
黎奕彬最後在內湖找到理想住屋,完全符合他設定的需求:交通便利,學區不錯,周遭有不少超市、超商及餐廳,公車站在附近,幾年後文湖線捷運也通車了。
除了頭期款外,黎奕彬提醒,還有一筆重要的支出就是裝潢。裝潢必須付現,而且隨著施工時間拉長,通常費用會超出預算,因此規劃時要預留一些資金。
黎奕彬和太太向長輩借錢支付部分頭期款,後來兩人薪資逐漸成長,房貸負擔才愈來愈輕。
數年前,由於小孩愈來愈大,需要更多的生活空間,加上資金還算充裕,黎奕彬有換屋的需求與能力,所以在內湖買第二間房子。幸好第一間房屋地點好、生活機能完善,加上裝潢用心,在租屋市場的「賣相」很好,不但租金不錯,足以支付第二棟房子的每月貸款,而且在舊房客搬出後很快就租出去,幾乎都沒有等待期。
黎奕彬的買房經驗算是順利,但他認為,此時的大環境已大不相同。現在經濟成長率不高,薪資成長幾近停滯,生育率低,空屋率高,房價可能還會修正,因此年輕人不必急著買房,可以先租再買。
黎奕彬也提醒,雖然是採取先租再買的策略,但也要存錢理財等待購屋機會。例如,有個鄰居因為投資期貨失利,賠了不少錢,因此必須賤價急售房屋變現,買到這樣的房子就是賺到了。
相關新聞
名人找個家/何淑芬 買房有四個注意
名人找個家/許芝蘭 最重視地點
名人找個家/林心如 買房不買股
名人找個家/甘士照:買房防老
名人找個家/王軍凱 買房超龜毛
名人找個家/張振芳 重交通便利
名人找個家/鄧振中 注重歸屬感
名人找個家/劉謙 最愛機能宅
名人找個家/蒲建亨 重自住需求
名人找個家/夏韻芬 重出手時機
名人找個家/桂先農:先考量財力
名人找個家/精彩創意總座胡恒士 重機能交通
名人找個家/黃奕睿 重使用價值會理事
名人找個家/香港影帝張家輝 投資快狠準
名人找個家/陳文雄 從小屋買起
名人找個家/蔡志雄:租不如買
名人找個家/蘇雅頌 提醒三注意
名人找個家/陳劍威:買房要隨緣
2021房地產走勢 命理師:群魔亂舞的一年
名人找個家/順豐速運董座王衛 買地蓋別墅
名人找個家/張金鶚 首重五核心
名人找個家/李坤得 重三大條件
名人找個家/周俊男 重交通機能
名人找個家/李賢義 地段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李志強 靠購屋理財
這個建案九成買主是女生?全新節目帶你賞屋長知識
名人找個家/楊智捷 樂當包租婆
名人找個家/吳岱融:「磚頭」勝股票
名人找個家/蘇純興買房 選熟悉區域
名人找個家/彭金隆 有三不原則
名人找個家/林孟垣 重建商品牌
名人找個家/張溫德:「三安」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李小鵬 有錢就買房
名人找個家/邱銘乾:求有再求好
名人找個家/洪麗萍 重機能、交通
名人找個家/黃崇哲 重區域環境
名人找個家/陳良德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王建彬 偏愛蛋黃區
名人找個家/許振焜:勇敢買房
名人找個家/鄺美雲 有錢就買房
名人找個家/劉坤錫 求有再求好
名人找個家/田揚名 愛觀察風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