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找個家/陳唯泰換屋 首重地點
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去年甫換新房,陳唯泰說,「買屋容易、換屋難」,民眾如要換屋,應要考量安全性、學區、電梯等三要素,以及最關鍵的地點位置。
陳唯泰表示,以前還沒有買房之前,總是認為買房很困難,除了房價不便宜之外,如何買到一間可以住一輩子的好宅,也是內心所期望的。
可是等到真正下手買房後,就忽然覺得先前的「期望」,很可能是「奢望」。因為一般人的第一間房,大多是東拼西湊出來的錢,在預算有限之下,想要找到完全符合自己內心條件的房屋,根本是緣木求魚,因此第一間屋往往會是「不甚滿意」的結果。
陳唯泰指出,就算是預算沒有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出現不同的需求,例如年輕的時候,一人飽全家飽的階段,就想要住在熱鬧的市區。
結婚之後,家庭成員變多,就會想要換更大一點的房子,這時候就要開始思考,以後會不會生小孩,如果會生小孩,就要同時考慮小朋友的學區,如果沒有要生小孩,就會考慮夫妻兩人工作的地點,雖然「錢多」、「事少」不能掌控,但至少「離家近」這一點可以努力一下。
等年紀稍大,小孩離家打拚,家中剩兩老,這時候房子如果沒有電梯、住家附近沒有公園,有些人就會考慮不要住太大的房子,換一個小一點、兩人住就夠的房子,把錢留下來度過餘生。
因此,一個人一生很可能要換二至四次的房子,所以換屋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陳唯泰說,既然要換屋,就一定要抓住換屋的重點。因此,當他考慮換第二間屋時,就會同時留意到幾個問題:
第一、住家環境安全性:希望和家人居住的地方,沒有安全的顧慮,因此會避開交通太繁忙的地方,也會避開龍蛇雜處。
第二、考慮學區:這裡可能要同時考慮國小以及國中,因為這二個階段是影響人格發展很重要的階段,同時也是小朋友最容易學壞的階段。
第三、最好要有電梯:人都會老,老了之後會發現行動慢慢不方便,尤其是膝蓋,上下樓梯都是負擔。
另外,陳唯泰強調,換屋還有一項要考量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地點,因為換到新的房屋時,可能會同時要處理舊有的房子。
所以,每一次的購屋,除了有每一次購屋的目的之外,還是要注意到「地點(Location)」,因為只要地點好,舊有的屋子不但有可能增值,至少也容易脫手,讓民眾在購買下一間房屋時,時間及資金的運用會更有效率。
相關新聞
名人找個家/黃培直 重全家需求
名人找個家/羅法平:要量力而為
名人找個家/余泯樂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賴清海 重結構建材
名人找個家/吳龍飛 靠購屋致富
名人找個家/李振成 鎖定電梯宅
名人找個家/馮侖:應量力而為
名人找個家/李宗賢 重居住品質
名人找個家/許崑泰 挑黃金地段
名人找個家/吳光中:地點最重要
名人找個家/楊應超:要做足功課
名人找個家/蔡志雄:地段最關鍵
名人找個家/李秉潔:先衡量能力
名人找個家/陳怡君 格局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卓芷聿 買房當儲蓄
名人找個家/史玉柱 愛投資豪宅
名人找個家/黎奕彬 地點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廖進豐 重建商信譽
名人找個家/許振焜 最重視地點
名人找個家/香港特首 赴陸置產
名人找個家/黃東烈:先有再求好
名人找個家/張明道 愛山居清幽
名人找個家/潘慧珍 重交通便利
名人找個家/李儀娉:要住的安全
劉天仁:房市「大病初癒」 休養拚復甦
名人找個家/張寶全:投資快進快出
名人找個家/林珮瑜:30%薪資買房
名人找個家/黃揆元 愛中古社區
名人找個家/錢冠州 重公共設施
名人找個家/黃金木 學區擺第一
名人找個家/屋比創辦人葉國華 重洗車空間
名人找個家/劉季強買房 最重視地段
名人找個家/朱水金買房 首重地緣性
名人找個家/徐國勇:購屋要做功課
名人找個家/蘇麗媚買房 重跨界綜效
名人找個家/蔡鎮村 危機入市
名人找個家/林永裕買房 重住家環境
名人找個家/港星張智霖買房 重生活機能
名人找個家/黃博怡:年輕人應買房
名人找個家/世新教授彭懷恩 把住屋當動產
名人找個家/陳奕光 推「軌道購屋」
名人找個家/陳榮聰買房 交通擺第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