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在地的溫暖醫療守護

【文.室內雜誌編輯部】
本案為小型醫療診所空間,由 3 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醫生組成,提供包含內科及外科、急診等多元的診療服務,希望倡導診所與社區不僅提供醫療傷病,更能協助日常健康保養、觀念教育等,為此定名「常安」,LOGO 是一株由三環組成的大樹,象徵守護、回歸在地的初衷。
基地坐落於高雄的住宅大樓 1 樓店面,周遭社區人口密集,吸引許多不同類型的診所於此開業,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街區內吸引目光,成為設計上的首要考量,在初期便與覺引設計的陳志伊設計師一同討論,透過品牌識別及空間設計呈現核心概念,翻轉一般人對於醫療院所嚴肅、冰冷的印象,提供溫暖而舒適的在地醫療服務。
貼近鄰里的設計
自街邊路過,或許會將其誤認為咖啡廳或書店,門面使用大量暖褐色的胡桃木,希冀自入門開始便給予病患親近感。設計師考量到後疫情時代,民眾偏好減少密閉空間接觸,大膽提議將室內範圍內縮,闢出戶外座位作為候診區,保留未來在戶外看診的可能,等待的人群亦成為診所最好的廣告。
設計主軸為突顯品牌「在地健康守護者」的定位,選擇兼具精緻質感與親和感的材質,以較為溫潤、柔和的暖色系胡桃木紋為主調,輔以織紋白、米白色壁紙襯托;細節處使用具有在地感的自然質材,如蛇紋石、藤編等,希望打造各種客群、不分年齡層皆能感受到舒適、符合美感的設計,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感。
除了強調親近性,細節上亦透過布簾、蛇紋石的藍綠色點綴,設計師說明,急診的手術服、布料皆使用藍或綠色,能夠舒緩醫師面對大量血液的視覺壓力,品牌亦因此選擇藍綠作為代表色,創造出醫療專業的形象。
此外,空間多處藉由圓弧造型修飾邊角,如立面入口的圓弧玻璃、櫃台設紋石檯面及上方長形訂製燈具、中央注射室的圓弧木壁面等,藉由柔化的線條舒緩病患的焦慮及緊張,形塑舒心平降的情境氛圍,並具有引導視覺及動線向後的作用。
圖片提供」覺引設計
閱讀全⽂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室內interior
《室內interior》是一本綜觀設計、人文、美學的雜誌,1989年創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觀瞻的視野,透析了空間與設計的定位,拉近台灣與世界的空間座標。雜誌內容選輯建築與空間作品的精彩實例。當期焦點主題採用中英雙語呈現,詳述設計概念、佈局規劃、美學精神,無論本土意識、國際觀、小眾口味,實驗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競技。 《室內interior》除了精選原創設計作品,亦關懷文化與教育,雜誌收錄內容觸及生活美學、時尚、藝術、人文、設計、觀點等議題,同時擁有歐洲、美洲、亞洲等地的特約撰述和攝影專家,提供當地之設計、建築、藝術、文化、工藝與科技等深度報導,為讀者帶來多元視角,以及更豐富的閱讀思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