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法人購屋不手軟,去年百貨零售業背景大咖共砸近26億置產
討論近一年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在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下,不少法人提前布局;據實價登錄網資料顯示,去年共有九筆來自百貨、零售業者背景之私法人購屋,總交易金額約高達25.69億元。
其中手筆最大為全聯實業背景的翔鼎投資砸約9.31億元購入「One Park Taipei元利信義聯勤」,其次為明曜百貨高家各以世偉開發、明曜百貨名義,以8.38億元入手兩戶「冠德信義」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央行頻頻升息,但高資產族現金滿滿,且購置不動產主要還是以企業資產配置,及家族成員自用等考量,因此近年仍不乏在同社區一次買多戶的「打包式購屋」,也利於家人子女就近居住照料。
張旭嵐分析,從2019年之後受到全球疫情影響,百貨、零售業也受到衝擊,不過大型集團資源相對充沛,具備承擔較高風險能力,在疫情之際能及時變換隊形,像是提供線上購物、引進特色店家、開發網路商城等,因此及時站穩,加上百貨業現金流充足,且《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後私法人購置住宅受限,因此搶在新修法實施前提早佈局。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立法院已於1月初三讀修正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未來私法人購買住宅採取許可制,由於修法不朔及既往,因此原本就有置產意願的大型企業主,應該還是會趕在法案上路之前為公司資產佈局規劃,若下半年新制正式上路,私法人購置豪宅的狀況應該會明顯減少。
▪ 天坑、鄰損頻傳 他曝恐是「兩因素」造成 買屋要做一事
▪ 買房不住卻另租別屋? 內行人曝聰明做法「睡飽飽又賺1萬」
▪ 北市房市赫見窒息量 一原因房價仍上漲
▪ 加速民眾都更意願 新北8米內巷道容積增至240%
▪ 本周房產熱話/天龍區房價驚死人!公寓均價一坪上看84萬 建築大老:囤房稅不止懲罰建商 「自住客別太天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