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新成屋供給雙降 北台灣房市風向球向下探

根據市調機構住展雜誌最新統計,去年12月北台灣房市風向球分數降至41.7分,較11月下滑1.9分,也中止連五個月上升,並出現代表「衰退注意」的黃藍燈。
六大指標中,預售、新成屋供給量雙降,且指標案場來客組數下滑,惟成交組數表現持穩,顯示在政府重手打炒房之下,對建商心理造成的衝擊已遠超過消費者。
住展雜誌最新統計,去年12月北台灣預售推案量僅近800億元,較11月約千億元量能減少21%。新成屋推案戶數方面,去年12月僅約380戶,更較11月約660戶減少逾四成,新屋市場呈現預售、新成屋供給雙降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北台灣各大指標建案平均每周來客約38.6組,較11月微減0.2組,雖然月減幅度不大,但已連續二個月下滑。在成交方面,去年12月各大案場平均每周成交組數約4.1組,較11月3.9組略增0.2組,顯示北台灣去年12月新建案市場整體呈現「人氣減、買氣穩」市況。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分析,去年12月房市風向球分數下滑,主因政府打炒房重挫業者信心,加上時序步入新建案市場推案淡季,以致北台灣新屋供給減少較多。
不過,他觀察各大案場來客、成交組數變化,在政府打炒房之際,案場來人數雖受影響,但成交仍算相對持穩,可以感受到買方在擔憂房價續漲、通膨加劇等兩大衝擊下,仍願進場尋找適合的物件;這也顯示出政府出重拳打炒房措施,對建商推案信心的影響已遠超過消費者。
何世昌指出,在內政部拋出「預售屋擬禁止換約」政策方向後,北台灣雖傳出零星建案有少數買方退訂的消息,不過整體來看,由於現階段房市仍處於上漲的多頭市場,持有預售屋的買方多數是賺錢狀態,因此寧願轉手、獲利了結,也不太會選擇賠違約金15%退戶出場。
不過,要注意的是,近期不少新建案打著「支持政府、拒絕炒房」旗幟,禁止消費者換約轉售,但在新制尚未上路之際,按照現行法規,建商除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消費者換約,現階段這類不同意買方換約的新建案,恐需面對「想賺退戶15%違約金、又想賺房屋差價」兩頭賺的質疑聲浪。
▪ 天坑、鄰損頻傳 他曝恐是「兩因素」造成 買屋要做一事
▪ 北市房市赫見窒息量 一原因房價仍上漲
▪ 天坑、鄰損頻傳 他曝恐是「兩因素」造成 買屋要做一事
▪ 加速民眾都更意願 新北8米內巷道容積增至240%
▪ 本周房產熱話/天龍區房價驚死人!公寓均價一坪上看84萬 建築大老:囤房稅不止懲罰建商 「自住客別太天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