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實價登錄強化版 業者憂買氣恐澆熄

近期房地產回溫,北中南建案紛紛傳出投機風潮再起,為了遏止投機歪風、內政部地政司已擬妥號稱實價登錄的「威力強化版」,擴大地方政府查核權及查核範圍。對此,房產業者陸續表態,桃園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文科直言,他認同實價登錄,但不能接受涉及隱私的門牌完整揭露;「政府打擊投機可以理解,但不應該齊頭式地打擊房市,否則好不容易復甦的買氣,可能又會被澆熄。」
此次的加強版修法包括「門牌完整揭露」、「預售屋簽約後30天內即時登錄」外,還研擬多項增訂內容,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地方政府以不涉及危個資前提,可針對合約內容、金流、買家進行查核。
才喘息又打房 因噎廢食
李文科認為,近年中央政府大力的對外招商引資,目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達1.1兆元,寄望注入台灣擁有更多的資金與技術,創造我國在國際間發展各類產業的競爭力。當前房市資金活水多,房屋自然成為台灣民眾置產的標的;房地產自從兩稅合一以來,市場好不容易獲得喘息空間,政府現在又開始打房,等同於因噎廢食、這樣完全不合理。
他分析,預售制度對於建商分散資金調度、提高建設效率有很大的功用;對於消費者來說,工期長、分期付款降低資金壓力,對雙方、甚至對整體市場都有好處。「若為了防堵投機客,政府可以規定預售簽約不可轉讓、禁止換約。鼓勵市場長期持有、也要懲罰短期脫手的炒作客。」
面對預售價格需在買賣一個月內登記,他同樣採支持意見。不過針對門牌號碼揭露,他則不認同,認為牽涉個人財產隱私,政府應該多方研議配套。
成本大幅成長 並非暴利
李文科表示,國內建設業的困境,多年來一直嚴重缺乏勞工,而向中央政府反映,卻始終得不到下文。包括模板、鋼筋、雜工、泥水工等工資大約漲了30%,混凝土從每立方公尺1850元漲至2600元,土地漲價約10至30%不等,每一項成本大幅成長,尤其是勞工目前仍是處於嚴重缺工中,經常招致工程延宕,致使建商只得付出交屋逾期罰款(依繳款金額每日萬分之五),身為加工者的建商總成本也增加15%左右,並非如外界所言「跟風賺取暴利」。
他建議,政府除了在政策上遏止歪風,更應提供給人民有更多的理財工具,例如中央政府大舉發行債券,吸收民間游資,投資各地方政府的基礎建設;早日完成基礎設施,付出成本較低,且讓人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人民對政府滿意度會大大提升。
▪ 租金連漲25個月!專家:囤房稅拍板、房東磨刀霍霍
▪ 「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 這間套房讓眾人驚嘆:空間用到極致
▪ 社區汽車位能停機車嗎? 多數人不贊成:會變垃圾堆
▪ 政院推囤房稅2.0 賴正鎰:羊毛出在羊身上、選民別被騙了
▪ 台鐵通勤族必看 北北基桃這些車站房價只要千萬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