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2.0》門牌揭露、預售屋登錄都卡關...2項修法未過,業者沒說的事
為落實台灣房地產市場透明化的政策方向,行政院早在2018年5月就核定地權條例、地政士法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三法中,有關實價登錄相關條文修正案,並送請立法院審議。
然而這攸關政府落實居住正義的「行政三法」,一旦碰上明年總統跟立法委員選舉,就全然變了方向,因為修法中最重要的「揭露詳細交易物件地址」,以及「預售屋價格即時登錄」條文,通通都被立法委員擱置不審查。
這種作法讓執政黨行政部門既可以對外宣傳,依舊堅持追求居住正義的方向沒有改變,持續爭取年輕族群的選票,又可以讓受此法案衝擊利益的團體,在選舉時不至於用選票來表達抗議,這種務實與皆大歡喜的處理方式,唯一被犧牲的,就是台灣房地產市場中的消費者權益。
1、「揭露詳細交易地址」
現行的實價登錄網頁,物件資訊只會到巷弄,不會公佈門牌號碼,這次修法則直接會把詳細的地址公開,要比照美國,物件交易後直接公開詳細交易地址,讓房地產市場完全透明化。
但房仲相關利益團體,就以侵害個人隱私資料的名義來反對「揭露詳細地址」,例如像林志玲這種名人,一旦法令規定要強制「揭露詳細地址」,大家就會知道林志玲住哪,但可笑的是,「揭露詳細地址」規定,可沒說要把買賣方的個人身家資料通通公佈;而且現在實價登錄的公開方式,會讓一般人知道林志玲住哪裡嗎?反觀狗仔隊會不知道林志玲住哪嗎?
多開放個門牌號碼登記,會讓許多中古屋賣方少掉做價的空間,不能再以物件附近的比較高房價來唬弄消費者,藉機拉高成交價,所以「揭露詳細地址」不會侵害到一般人的隱私,但會侵犯到房地產業者商業機密。
對了,如果消費者真擔心隱私問題,不如列管建商、代銷或房仲業等運用消費者個資的條款,並加重罰則,因為能把買賣雙方個人資料跟房屋詳細地址連在一起的,往往是上述這些從業人員。
2、「預售屋價格即時登錄」
現行的作法,預售屋交易價格是在實際交屋後,才需要對外公開,然而從預售屋買賣契約簽訂,到實際交屋期間,很可能存在1到2年的時間差,目前的作法其實無法反應區域的實際成交價格現況。
然而,利益團體提出預售屋價格即時登錄後,會讓房屋買賣雙方,有製造假交易的動機;沒錯,假交易的狀況的確存在,也是政府在推動不動產價格透明化政策必須面臨的挑戰。
事實上,無論預售屋要不要即時登錄交易價格的制度,一樣存在一堆利用紅單、或者A、B契約的假交易。說不定,預售屋價格強制即時登錄後,反而會增添買賣雙方進行假交易的難度,可能壓抑房地產賣方在預售屋成交到交屋的空窗期間,利用廣告等管道拉高單價。
吃虧的又是看不到即時訊息的消費者,呆呆的以為自己買便宜,等1年後交屋才發現,鄰居每坪買的比自己少2萬,就算去跟賣方抗議,賣方也可以用「那個登錄價格是鄰近的建案啦,那個基地不方正,交通不便利,建材也沒我們好,所以不公佈建案地址門號,」到底是為了保護消費者隱私,還是便宜了業者做價?
(備註:法令規定建案在沒有取得建築執照前,不可以正式對外打廣告跟販售,但建商會以早鳥等方案先行兜售,此時購買房屋的消費者,會拿到一張紅色的預購單;但因為建案沒取得執照,這張紅單在建管法規上不具任何約束力,因此過去在房市熱絡期間,曾有消費者拿紅單去換正式契約時,建商要求加價,建商僅無息退還預付款,不賣房給消費者等糾紛;建商還可以透過不斷轉手紅單,炒高預售屋價格。)
3、如何遏止假交易
那要怎樣遏制假交易,其實有個更嚴謹的作法,就是強制所有房地產合約都需要公證後方可生效,這會讓藉由紅單或偽造房地產交易契約進行假交易的成本大增。
因為現行法令規定,就算抓到假交易,只能依「誤導實價登錄」的理由,裁罰3到15萬,一旦法令強制所有房地產合約都要公證,那假交易的行為就可能觸犯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消費者也可以認定建商哄抬價格行為是商業法中的詐欺,甚至政府還可以透過此強製作法,追查有無透過人頭交易洗錢等行為。
4、消費者自救之道
不過消費者也不需要對現有的實價登錄系統避如蛇蠍,多數的房屋買賣,應該都是走合法登錄程序,就算現行的登錄系統沒有詳細門牌,但只要比對總樓層、交易的時間、有沒有停車位等細節,多半還是可以區分實價登錄的房子,是否跟自己心儀的物件屬於同一棟大樓。
另外,建議消費者現階段儘量別碰預售屋案件。一來台灣房市價格下行趨勢目前沒改變,沒必要用現在高的價格,來買未來交屋時會貶值的房子,二來由於經濟大環境趨緩,預售屋建商的財務狀況消費者很難掌握,最壞的狀況要是自備款、分期施工款都已經繳了大半,但建商卻在完工前倒閉,這問題就非常大條了!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確認區域房屋行情,跟確認自己的購屋預算額度一樣重要,千萬不要讓購屋後的房貸,吃掉家庭超過1/3以上的月收入。就算台灣真的走向跟日本一樣零利率的未來,看著房屋不停地跌價,繳給銀行的貸款卻一毛都沒少,心理跟財務上的壓力,恐怕會引發家庭成員的負面情緒,讓買房變成夫妻吵架的原因,也實在是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
獨身貴族撤櫃欠薪!二代被詐騙告白:我努力去找生路,結果捅了一個更大的鍋
高學歷就業拉警報!警訊 碩博士勞參率跌破七成釘子戶不再是絆腳石 房仲:現在都更最大問題是它「最快樂的地方」,員工卻撿垃圾吃...迪士尼繼承人呼籲課徵富人稅,要砍執行長薪水
※本文由商業.com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打囤房祭新招? 持續研議
囤房大戶 法人多過自然人
擁房大戶分析 包租公多為專業投資公司
六都房貸年限衝24年 創高
囤房數據分析 擁房大戶持有全台一成住屋
顏炳立:房價沒下跌理由 買蛋黃區小心套牢
內政部公布法人囤房數據 房仲估為後續修法鋪路
大安森林公園靜巷都更案大爆發 溫州院質感取勝
房仲業公益典範 台灣房屋購千箱鳳梨挺農民
房市329檔 推案衝2,000億
牛年旺! 台灣房屋新北連開三店
老家有房、租金補貼被拒 營建署教北漂族解招
台鐵局首宗包租代管案 舊宿舍變身小資時尚宅
伸港青年住宅問券2、3房受歡迎 鄰近三鄉鎮可優先購買
20年家庭支出變化大 這些地產題材豬羊變色
房地合一短期持有年限擬延長 公會:應排除這2類人
房仲搶攻租屋代管 推租賃履保、送特定事故跌價險
苦日子掰掰!不動產業平均薪資5.4萬元 連四年上升
四大指標案 下半年登場
國有地上權夯 分三批招標
五大房仲交易量 勁揚
房市熱 1月房貸餘額大增逾9%
限貸奏效 房市買氣連兩月下挫、桃園腰斬
實價登錄2.0 拚7月上路
48萬人囤房 1,747人擁逾十戶
實價登錄2.0目標7月上路 賴正鎰盼給業界緩衝期
實價登錄2.0 內政部:希望7月1日正式上路
內政部:不排除再發動聯合稽查 實價登錄修法拚7月上路
政府禁紅單轉售 興富發:網路揪團購屋再轉手算嗎?
29戶都更宅 下月開標
早鳥吸買氣 2月底前買「立瑾Way」現省70萬元 鶯歌最優惠
公辦都更/北市斯文首善上梁 彭振聲:5月再補助租金盼安心搬家
前鎮科技園區智造基地標準廠房上樑 估11月完工啟用
8坪窳陋屋擠5人都更卡 水源二三期容積獎勵放寬至2倍
房地合一稅 2方向修法
央行管制成效 看三指標
專家:租稅措施 最有效工具
政府打炒房 兩年內出售擬課稅45%
高房價釀民怨 央行定打炒房三大關鍵指標
「分割」避房屋稅 財部設限
住家房屋免稅 排除企業法人
財部預告修正房屋稅條例 房仲:多戶持有者受影響
熱門文章
四子女放棄繼承、千萬遺產全留母 專家:這種孝法很NG
1500萬在北市找什麼房? 一表看民眾買房多委屈
顏炳立:房價沒有下跌理由 但這樣買會套牢!
一條路驚爆59間店求租! 民生社區興起逐租金換店潮
1月人口「生不如死」加劇 房價末日提早來?
伸港青年住宅問券2、3房受歡迎 鄰近三鄉鎮可優先購買
永康街「高記」打掉重練推精品宅 開價一坪180萬元
20年家庭支出變化大 這些地產題材豬羊變色
網紅「那對夫妻」存17年終買房 淚謝老婆和他同甘共苦17年
文山興隆商圈 綠覆率高
趁限貸出手?北市揭露四戶億元宅 都有這特色
房地合一短期持有年限擬延長 公會:應排除這2類人
房市開春催油門 台中、桃園交易量寫10年新高
誰囤房?法人大戶平均擁宅27戶 內政部緊盯
高雄三民區 躍房市新熱點
都會傳說破解者/連張忠謀都買了 4樓和你想的不一樣
怎樣才能把「陶朱隱園」賣出去? 網曝1解方:一定很多人同意
房市329檔 推案衝2,000億
想跟前總統陳水扁做鄰居?3000多萬元有機會
背30年房貸他求助如何調適 網全歪樓:恭喜你虧爆
雙北捷運宅 新蘆線買氣火
新北四區房價呈「12345」 排列 跨區買房夯
出了北市它最貴!聯聚中雍二戶交易總價3.2億元
暴增!去年1.08萬港人脫港來台 最愛住這裡
顏炳立:蛋白區應追30~40坪 這產品降價也不能買
沒人在怕! 房市329檔驚爆天量、北市帶頭衝
瘋老屋?遠航44年屋法拍吸5組搶標 富邦資產拿下
進口物料、營建成本年後持續看漲 房價上調勢在必行
六都移轉棟數 攀十年高點
陶朱隱園綠化概念受他啟發 中工找黃大洲指導庭園
苦日子掰掰!不動產業平均薪資5.4萬元 連四年上升
大坪數還在賠!黃子佼鄰居賣屋虧1625萬元
國有地上權夯 分三批招標
政府打炒房 兩年內出售擬課稅45%
房地合一稅 評估修法
住戶控遭騙、業者稱合法 永和公寓改裝套房惹爭議
台中 藍線周邊聚光
大園區受惠高鐵特區 桃園戶數成長最多
北台灣房市329檔 推案量增43%
建商新兵!嘉潤建設搶市 329檔期推60億新案
去年房地合一稅收 倍增
房仲搶攻租屋代管 推租賃履保、送特定事故跌價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