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房價下跌? 台中77件預售屋解約、專家揭1特色

台灣房屋統計實價資訊指出,截至目前, 台中今年簽約的預售屋交易,已有77件解約 ,其中24件在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由於這些解約案平均單價較今年均價高約二成,平均總價也多了三成,這些買家可能覺得買貴,或認為房價可能下跌而解約。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目前預售屋實價資訊僅揭露至10月,也就是說,今年的預售屋解約案件,逾三成發生在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的1個月內,說明政策對市場干擾顯著,隨著資料陸續公開,解約案件數還將續增,解約潮持續醞釀中。
觀察今年解約的預售物件,從簽約到解約,平均約77天,大約為兩個半月,不排除是看到實價揭露後,和同社區其他買家比起來,買價偏高,加上央行祭出限貸令,擔心後市不樂觀,因此反悔解約。
張旭嵐指出,預售屋契約的違約條款,多半會約定除非發生無法歸責於買賣雙方的特殊情況,否則任何一方主動要求解約,需賠付最高15%的違約。
因此對買方而言,若取得價格與市場行情差距不大,通常不會貿然解約;而台中在限貸令後的解約案件,不論單價還是總價,均價都超過預售屋平均價格15%以上,甚至高達三成,在買貴的損失高於違約的情況下,消費者更堅定想解約的念頭。
觀察9月20日後之後,台中的解約案件,平均總價達2,616.3萬元,比整體預售屋交易的1984.3萬元,多632萬元,價高幅度達三成,顯示打炒房後,中高總價物件的解約量大增。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打炒房後的解約案件,以三類型的交易為主。首先是「中坪數換屋宅」,因換屋族爭取高成數貸款附有但書,不利換屋規劃,使換屋族暫時退場。
其次是「大坪數豪宅」,由於貸款上限下修到僅剩三成,壓縮資金彈性,使買家打退堂鼓。
第三為「蛋白高價宅」,部分外圍蛋白區機能仍待發展,但房價已提前反應,後續漲幅相對有限,也讓蛋白區高價宅的買家選擇解約淡出。
▪房貸不是只有銀行能辦!專家曝「這1處利率超好」:別老當巨嬰抱怨
▪小坪數怪格局多!15坪2房「連行李箱都難塞」 專家:櫃體深至少要這尺寸
▪豪宅實品屋裝修1500萬...根本不夠!業者曝「景氣很差」:預算砍半不好使
▪「預售屋要蓋10年?」安娜揭真相:那是建商保守寫法
▪夫妻情深!傳具俊曄每天到金寶山陪大S 金山看房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