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嵐/蝦皮狂展取貨店 「小白樓」型店面現生機?

線上購物近年蓬勃發展,在疫情之後更是風生水起,電商平台帶動的貨運量和便利超商取貨業務量大增,成為少數在疫情後逆勢看漲的產業鏈。新加坡電商平台蝦皮店到店,疫後更如雨後春筍般快速展店,趕在購物雙11前布局,從虛體通路轉戰實體店面,確實在電商平台和超商業界,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漣漪。
就在不少實體店面受電商衝擊,一一關店或縮小規模的同時,電商卻逆其道而行,這如意算盤打得對嗎?
回歸倒店潮的起源,是台北市一級商圈戰區租金節節高升,但來客率或提袋率受電商影響卻一路走跌,疫情更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租金成本和營收進入死亡交叉,關店或遷址變成了不得不的選擇!
反觀從線上購物轉戰實體服務店面的商家,不管是蝦皮還是電商本身,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手上掌握的會員名單,比起被動接受來客消費的店面客源,電商所擁的大數據資料,具備主動出擊的銷售力,顯得更潛力無窮。
目前蝦皮店到店以取件服務為主,店取的貨品大小也都有限制,寄貨取貨流動快,因此這類店到店的店面空間,也不用太大,多在20坪上下就夠用,觀察目前選址,多半不在一級商圈,就算在次商圈也不會選在核心位置,也非主幹道,主要鎖定在商圈外圍,或是住宅密度高的區域,尤其不乏大社區的一樓店面,或是在舊商圈、公寓住宅居多的區域,尤其是對於住在公寓的消費者,沒有管理員代收包裹,則更加依賴這種可以配合下班時間的取貨店面服務。且這類住宅區,臨時停車也比較方便,更利於來客取貨便利性。
逆勢反攻的電商取貨店快速展店,於是「小白樓」型的店面:「小坪數」、「蛋白區商圈」、「住宅大樓社區」,挾著穩定的居住人口和低租金成本,在疫後商圈消長之際,反而看到一線生機!
其實從線上轉攻線下也包括機能衣品牌one boy,也在北中南展店,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繼實體書店和雜貨店之後,還打算開設百貨公司!從電商反攻實體店面,其實也呈現著消費者對於「人與人的連結」這種實體互動的需求性仍在,尤其消費者可以和店員進行產品諮詢,試用試穿,看中了可以立即購買,不用等配送,從線上轉戰線下的實體服務戰,也將再為店面市場激起一波新浪花!
▪ 興富發前董座出手!砸10億買高雄仁武1500坪地 單價創區域新高
▪ 六都9月買賣移轉棟數 台北市竟「爆大量」專家點2原因
▪ 台中年輕人買房選哪裡? 「這一里」30至39歲十年暴增7倍
▪ 買房不住卻另租別屋? 內行人曝聰明做法「睡飽飽又賺1萬」
▪ 高雄、台南二都今年前3季房屋移轉量 雙創5年來新低

台灣房屋-張旭嵐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公關講師 學歷 台灣大學創業創新在職專班EiMBA 111級 ★資歷: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 東森渡假村行銷經理 TVB歐洲台普通話主播 東森新聞記者 ★證照:就業服務乙級技術證照 租賃住宅管理人員證照 ★著作:不買豪宅買好宅(商周) ★Podcast:嵐姐好家在 ★粉專:張旭嵐的嵐姐好家在、張旭嵐的聖誕小公公
FB留言